8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報告(2010)》,這是工信部創建產業示范基地以來,首次系統地對入選的園區發展特色進行總結。在這份詮釋著我國工業發展新趨勢的報告中,石化領域的15個園區以突出的成績成為全國工業園區的榜樣。
石油和化工企業進園區,是目前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要途徑。目前我國已形成了石化基地主要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化工基地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區的格局。據記者了解,15個石化及化工產業示范基地年實現工業總產值占全國128個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總產值近一半,園區內企業一體化、循環經濟等新型工業化特征明顯。天津濱海新區石油化工、寧波化學工業區石油化工、山東淄博高新區新材料3家示范基地,主導產業工業增加值規模排名32家原材料工業前三甲。部分示范基地已在規模、單位產值等方面達到或接近比利時安特衛普化工區、韓國麗川化工區、新加坡裕廊化工區等世界級化工園區的先進水平,影響力正不斷增強。
在天津濱海新區石化產業示范基地,中石化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項目順利竣工投產,使其成為國內最大的煉化一體化基地,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已達7家,產業競爭力日益增強,多種產品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寧波化工區石化產業基地已改造擴建成為4000萬噸級大型煉油及200萬噸級乙烯產業區。目前有26家化工企業落戶上海化工區,該化工區2010年完成銷售收入779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728.9億元。
依托大乙烯、大煉油等重大龍頭項目加快推進煉化一體化,加速產業鏈條延伸,是區內企業發展的突出特點之一。天津濱海新區石化產業示范基地已形成了煉油-化工-化纖生產產業鏈條,實現上中下游產品梯度利用。上海化工區已形成乙烯為主的乙烯產品鏈和氯氣為核心的氯化工產業鏈,企業間在化工原料、中間體、產品、副產品及廢棄物等方面形成了互供、共享關系。在154.6億美元的總投資中,約有124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具有上下游關系,產品之間的關聯度達到80%以上,乙烯、丙烯等下游延伸產品正進一步擴展。湖南岳陽云溪工業園區化工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依托同在岳陽的巴陵石化和長嶺煉化豐富的資源,延伸和完善下游化工產業鏈,在工業催化劑、高分子材料、環保溶劑等領域的產品精細化程度和附加值大大提升。
與此同時,園區內企業大力實施清潔生產,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實現從項目引進到設計、開發、生產、消費和回收利用等全過程的生態環保管理,推進循環經濟園區建設。
比如,上海化工區的天原華勝公司將生產的氯氣先供給異氰酸酯裝置用于生產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和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產品,同時回收副產品氯化氫至天原華勝公司,與賽科公司供應的乙烯反應制取聚氯乙烯,此外還將回收的氯化氫供給陶氏化學工廠生產環氯丙烷,最終形成的鹽水送回天原華勝公司燒堿裝置循環使用。通過這樣的循環,企業不僅提高了原鹽利用率,還大大減少了廢水的產生和排放。
在上海化工區內,太古升達廢料處理公司在危險廢物焚燒的同時回收利用蒸汽;人工濕地生態實驗示范使污水處理廠達標污水通過生態濕地凈化成為水廠原水;璐彩特公司利用乙烯項目丙烯腈裝置副產的劇毒氫氰酸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時回收廢硫銨生產硫酸回供乙烯裝置使用。2010年,上海化工區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為0.944噸標煤,低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單位產值取水量5.9立方米/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7%。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到“十二五”末,力爭在全國形成3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品牌形象優、配套條件好、節能環保水平高、產業規模和影響居全國前列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形成30家左右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