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記者從在吉林省吉林市舉行的2010中國化工園區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全國已有化工園區390家,其中形成規模的化工園區已達108家。為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指出,園區化是今后石化行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各地化工園區要肩負起自身的歷史責任,在保持行業經濟平穩運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和行業技術創新4個方面發揮好示范和引領作用。
李勇武特別指出,園區化是我國“十二五”規劃區域布局調整的重要指導思想,這既是化工園區發展的機遇,也對化工園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區要根據當地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區域分工和地區規劃,合理定位園區功能,突出主業特色,避免同構化和重復建設。產業和產品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區域資源特點、工業發展現狀、地理區位條件、交通物流因素和鄰近產業園區等多種因素,按照產業鏈延伸規律,力爭形成自己的“園區特色”,并且做大做強。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表示,結構調整將是貫穿石化行業“十二五”規劃的主線,而園區建設是石化行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也是石化行業實現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的重要依托。他指出,“十二五”期間,化工園區應遵循化工行業發展的特點,按照產業鏈的發展要求,實現專業集成、資源節約、效益集聚的發展目標。陳燕海說,從發展趨勢看,化工園區必須朝著生態產業鏈方向發展。
石化行業聯合會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才認為,化工園區應該關注和發展化工新興產業,進一步優化、完善產業鏈,提升園區的發展水平和經濟效益。
據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石化行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挺也表示,今后化工行業要提升產業聚集度,城市內老化工企業的逐步搬遷,都決定化工企業園區化是必然趨勢。
本次論壇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吉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工信部、石化行業聯合會、吉林市政府有關領導,以及各地石化行辦、各化工園區負責人近200人出席了會議。吉林市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上海化學工業區、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化工園區在會上交流了發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