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28日,記者從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化工園區安全發展高級研討會上獲悉,我國化工園區和帶有獨立化工板塊的工業園區現已超過1200個,成為世界之最,確保生產與環境安全已成為當前化工園區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統籌安全管理,研究安全容量,重視安全規劃、完善應急措施,應是今后化工園區安全發展的重要任務。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表示,化工園區的建設發展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他認為,在當前石化產業面臨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時期,要高度重視化工園區的安全管理,通過提升園區安全發展水平來帶動全行業科學發展。因此,在園區規劃初期就要考慮安全問題。
重視化工園區安全發展將成為石化產業“十二五”規劃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調研員陳愷民說,化工園區必然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但化工園區存在安全隱患,在產業化集聚以后,隱患較為集中,發生連鎖危害的幾率增大。因此,要格外重視園區化后化工行業的安全發展,在制定石化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時,統籌考慮危險化學品管理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工信部正在進行全國危化品重點行業發展規劃的課題研究,針對現有的企業布局,將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危險源分布不合理的現象,同時加強對危化品入園進區的監管。
國家安監總局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傳貴說,由于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化工園區應開展安全規劃,因而我國大部分化工園區還沒有開展園區安全規劃工作。少數化工園區雖然開展了此項工作,但并沒有將區域安全規劃報告中的相關對策與建議落到實處,在應急體系建設等方面也不夠完善。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安全生產辦公室主任王如君介紹,目前,國內10多家大型化學工業園區開展了安全規劃工作,并在積極探索建立完善的園區應急管理模式。眼下,聯合會正在開展化工區域定量風險評估和安全容量等問題的研究,化工園區安全防護距離的課題也已經完成,園區企業安全準入條件等方面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此次研討會由國家安監總局研究中心和中國石化聯合會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