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出口成品油的政策支持來了。
3月26日,國務院對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國函〔2020〕32號)向浙江省政府、商務部作出批復,并于3月31日在中國政府網全文發布。政策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適度開展成品油出口業務,允許浙江自貿試驗區內現有符合條件的煉化一體化企業開展副產的成品油非國營貿易出口先行先試,酌情按年度安排出口數量。
“有利于緩解國內成品油過剩壓力,也有利于提升中國民營煉化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浙商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陳煜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油氣全產業鏈開放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zhejiang) Pilot Free Trade Zone),簡稱浙江自貿區或浙江自貿試驗區,是我國在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設立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它是中國唯一一個由陸域和海洋錨地組成的自由貿易園區,也是中國立足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前沿地區,與“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沿線國家建立合作的重要窗口。
此次國務院作出的支持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的政策還包括,引進油品貿易國際戰略投資者,發揮國際知名交易所作用,引入紐約、倫敦、新加坡、迪拜等地經驗豐富的交易所作為戰略投資者,并引進國際油品貿易商資源;招引油品貿易相關的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浙江自貿試驗區集聚。
加快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建設,利用國際先進的化工生產技術,聚焦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發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產業鏈。加速油氣進口、儲運、加工、貿易、交易、服務全產業鏈發展。
對照國際通行稅收政策,探索研究推動油氣全產業鏈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國際船舶供油業務發展和石油、天然氣倉儲項目建設,研究對船用低硫燃料油從燃料油中作技術區分并提高出口退稅率;探索開展油品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支持打造液化天然氣(LNG)接收中心,為國內天然氣供應提供保障。
利好浙江能源上市公司
陳煜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國成品油出口配額一直集中在“三桶油+中化”手中,2016年后民企再無參與。2020年3月這次浙江自貿區成品油出口政策放開,相當于是時隔4年后再次打通了國內民營煉化企業與海外的連接通道,有利于緩解國內成品油過剩壓力,也有利于提升中國民營煉化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其中浙石化(榮盛石化控股、桐昆股份參股)將直接受益。
2017年,由浙能集團牽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參股的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涵蓋從源頭到終端的石油全產業鏈,當時業內就分析認為,假以時日,或會對中石化中石油的壟斷形成一定沖擊。
據公開資料顯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由榮盛石化(002493)控股51%,巨化集團參股20%,桐昆股份(601233)旗下的浙江桐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參股20%,舟山國資委旗下的舟山海洋綜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參股9%。榮盛石化董事長李水榮曾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基地的建設,由榮盛牽頭。
榮盛石化證代胡陽陽向本報記者表示,該政策對成品油的出口是利好。“以前成品油是限制在國內,現在開放到國際上。”胡陽陽認為,國家把成品油口子放開,對民企來說,等于是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該政策,政策上更靈活了。其表示,目前企業也是剛看到此消息,正在做評估,是利好消息,但一季度暫時還不能顯現出來。
業內認為,此政策對榮盛石化、桐昆股份是定向利好,對浙江舟山的煉油企業是大利好,對民營煉化是“nice”。不過浙江另一家石化上市公司恒逸石化此次倒不在受惠之列,因為恒逸石化生產的PX是PTA原料(PTA是指精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PX是指對二甲苯),基地在文萊。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