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家發改委等15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乙醇汽油全國基本覆蓋”目標,已不足一年時間,眼下各地加大了推廣力度。
繼河北、山西發文外,近日山東省也制定了車用乙醇汽油推廣工作方案,提出此前試點的濟南等8市在10月底前實現全城推廣使用,9市在2020年1月1日前使用,屆時山東實現全封閉使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生物燃料乙醇和車用乙醇汽油,年消費乙醇汽油約6億噸,占世界汽油總消費的60%左右。
不過當前我國乙醇汽油推廣不理想,原因是燃料乙醇供應缺口較大。中國石油(6.090,-0.01,-0.16%)規劃總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燃料乙醇生產能力為289萬噸/年,而目前國內汽油用量約為1.3億噸,按照10%的添加比例計算,若要在2020年實現全國基本覆蓋,燃料乙醇的需求量1300萬噸,缺口達1000萬噸。而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市場潛力巨大。
燃料乙醇再擴版圖
山東省發改委近日形成《山東省車用乙醇汽油推廣工作方案(會簽稿)》提出,此前試點的濟南等8市在10月底前實現全城推廣使用,9市在2020年1月1日前使用,屆時山東省實現全封閉使用。根據山東省方案要求,山東所需的燃料乙醇由中糧安徽和山東龍力等提供。
據記者了解,自2017年15部委聯合發布全面推廣乙醇汽油政策以來,僅2018年天津實現封閉推廣,2019年山西、河北發文要求2020年之前實現全封閉。自2017年《方案》提出后,因后期存在的供應缺口問題,國內乙醇汽油率先做出大規模擴張,產能情況由當時的285萬噸增加到現在的460.5萬噸。
巨大的市場潛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中間商想介入地煉市場。山東地煉市場貿易商負責人肖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初期地煉燃料乙醇市場利潤可觀,可達到50元-100元/噸的利潤,目前在20元-30元/噸的利潤,但仍有利可圖。
目前乙醇業的發展正當時。2018年8月22日的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當時的國常會決定“有序擴大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并在全國26個省市推廣”。兩年前,國家發改委聯合15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如今距離這個目標僅有一步之遙。
《方案》稱,“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科學合理把握糧食燃料乙醇總量”的同時,還要求“著力處理超期超標糧食”。而在處理超期超標糧食問題上,據有關權威機構測算,我國每年產生的超期超標等糧食,可支撐一定規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若以E10(汽油中含有10%比例的乙醇)乙醇汽油全覆蓋估算的話,2018—2020年,生產乙醇可累計消耗玉米總量1億噸,這是解決陳糧有效使用的最快途徑。”上海匯易咨詢有限公司玉米主任分析師張嫣稱。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方案》明確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實施的基礎和前提,目的就是要避免出現“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問題。據悉,在過去工業與人爭糧的擔憂,廣泛存在,從國內來看,現在乙醇汽油的原料來源廣泛,玉米僅是其中一種,還有高粱、木薯和小麥等。因此,發展燃料乙醇產業與糧食安全并不矛盾。
艾格農業資深分析師馬文峰表示,發展燃料乙醇必須綜合考慮國內農業生產能力、國內國際的糧食供求狀況與石油的供求、國內及全球宏觀經濟走勢。
記者查閱《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也顯示,計劃在未來投資約1.5萬億元用于發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發展燃料乙醇至1500萬噸,潛力巨大。再加上政策的鼓勵,國內大力擴建燃料乙醇項目越來多。據悉,10月7日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在哈爾濱開工建設;9月18日至20日專家組對陜西榆神能化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進行審查等,由此迎來了乙醇業發展的第二春。
乙醇市場潛力巨大
早在2004年,為了推進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的發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就聯合出臺政策,在國內4個地區試點用陳化糧加工車用乙醇汽油項目。根據當時的補貼政策,每生產一噸車用乙醇汽油,國家補貼1880元,并免除一切稅收。由此,各地建設燃料乙醇項目的熱情空前高漲。
據有關部門統計,在2004年至2006年僅兩年時間,國內以生物燃料乙醇或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等名目提出的意向建設車用乙醇汽油項目生產能力已超過千萬噸。從2006年起,我國燃料乙醇總產量開始位居世界第三位。
在此期間,作為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價格也水漲船高。由于需求旺盛,大量農戶改種玉米,一定程度上占用了耕地。為此,國務院2007年果斷宣布停止在建的糧食乙醇燃料項目。
因此,原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生產燃料乙醇消耗了大量糧食,相關項目應該停止,同時建議取消補貼。趙友山據此前不久向國務院上書《為了保護糧食安全,建議立即停止用玉米加工車用乙醇汽油的報告》,建議停止用糧食生產燃料乙醇的試點項目,同時取消國家針對燃料乙醇項目的補貼。
據記者調查,燃料乙醇補貼標準開始有所下調。比如6月8日豐原生化公告顯示,2010年安徽省定點企業生物燃料乙醇彈性補貼標準調整為1659元/噸,比2009年燃料乙醇補貼標準2055元下調396元。
而此前國務院也宣布,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下,堅持發展非糧燃料乙醇。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