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12月10日,國際原油價格小幅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WTI)收于每桶59.24美元,迪拜原油期貨價收于每桶63.70美元,兩者每桶價差4.5美元。
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燃油新規實施臨近,據安迅思(ICIS)數據,11月25日,全球輕質原油和高含硫原油價差創18個月新高,石油市場基本面出現明顯的“輕重之分”,輕質、低含硫原油越來越受到各地煉廠青睞。
IMO規定,2020年1月起,船舶用油含硫量上限將下調0.5%。這導致重質含硫原油需求一路走低,給含硫原油價格帶來沖擊。而輕質原油則受到熱捧,如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混合輕質油、阿塞拜疆輕質原油需求達到歷史高位。
從長期看,輕質重質原油價差分化趨勢如果持續下去,會帶來一些潛在影響。一方面,部分人擔心汽油供應可能面臨短缺問題。因為汽油是煉廠對原油中重質成分(例如蠟油)進行催化裂化,產生的輕質碳氫化合物。一旦煉廠都轉向輕質原油,將會影響汽油產量。另一方面,對不同國際石油基準價格將進一步產生影響。布倫特和迪拜原油價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輕質重質原油的價差。今年年初以來,歐佩克減產,委內瑞拉等重油生產國產量下滑,導致重油供應減少,迪拜和布倫特價差縮小。然而隨著新規落地,兩個基準油價價差又將擴大,也將給市場參與者創造更多套利空間。
此外,由于部分天然氣價格與原油價格掛鉤,新規也會波及天然氣價格。據伍德麥肯茲11月下旬報告,全球近50%的液化天然氣(LNG)合同定價和日本進口原油綜合價格(JCC)以及迪拜原油價格掛鉤。據測算,今年年初以來,新規帶來的降價效應將為全球LNG買家節省成本150億美元。(記者王馨悅)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