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2020年01月09日訊 (彭強)隨著伊朗對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動襲擊,中東地區局勢混亂程度再度加深。
1月8日早間,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漲至71.75美元/桶,漲幅高達5.1%,創下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漲至65.85美元/桶,漲幅高達5%,刷新去年4月以來的新高。
避險情緒影響下,黃金期貨價格一路飆漲,突破1611.5美元/盎司,達到七年內新高。
但因國際原油供應并未出現實質性中斷,國際油價短線沖高后,逐漸回落。
截至界面新聞記者發稿,WTI原油期貨價格已回落到63.31美元/桶,漲幅為0.97%;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69.11美元/桶,漲幅收窄至1.23%。
路透社援引能源咨詢機構IHS Markit副總裁Victor Shum表示,地區風險確實在增加,但目前并沒有消息顯示,石油供應已出現中斷。因此,中東地區沖突對石油供應并未產生直接影響。
“全球石油供應十分充足,市場還處于觀望狀態,當前情況是否進一步升級影響石油供應,仍待進一步觀察。”Victor Shum說。
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表示,世界經濟無法承受100美元/桶的油價,對于處于緊張態勢的中東地區,歐佩克+組織將在必要時做出回應。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公告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刺激油價短線跳漲,但今年原油供過于求的問題仍較為顯著,預計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將在今年3月末回到55美元/桶。
2019年以來,短期地緣政治危機或歐佩克減產等事件,都未能顯著抬升油價。
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兩處石油基礎設施遭到無人機轟炸,一度導致該國石油產量減半,國際油價隨之短線跳漲,但此后國際油價逐漸回落。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李嘉瑋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對國際油價的影響,除供應端影響外,還主要體現在短時間內引起市場對于原油供應中斷的憂慮。
據李嘉瑋介紹,伊朗的原油產出水平約200萬桶/日,2019年日均出口量為50萬桶/日。伊拉克是歐佩克組織中的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原油產量保持在450萬桶/日左右,出口量則為350萬桶/日。
“如果美國與伊朗沖突進一步加劇,或導致伊朗的石油產出繼續下滑,國際原油供應端進一步縮減。”李嘉瑋稱。
“目前尚無具體數據提供分析,風險情緒成為油價上行的主要推手。”李嘉瑋稱,如伊朗對美國采取報復,加劇市場對不穩定性的擔憂。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