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伊朗襲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表全國講話,他提到“美國不再需要中東石油”,此番言論引發熱議。專家稱,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實現了“石油獨立”。但也有美媒指出,事實上美國煉油廠仍在使用中東地區生產的石油。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針對伊朗襲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表全國講話,他提到:“我們實現了能源獨立,美國不再需要中東石油。”此番言論引發熱議,有美媒指出,事實上美國煉油廠仍在使用中東地區生產的石油。不過,自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國重回石油生產霸主地位,他正在重塑國際能源市場。
釋疑
美國真的不需要中東石油?
實現“石油獨立”,但仍從沙特進口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6月美國一度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局的數據,去年9月美國單月原油和石油制品出口量大于進口量。這是美國自1949年開始匯總石油進出口數字以來,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
據CNN報道,自2015年以來,頁巖油的大量開發扭轉了美國對國外石油的依賴。自2011年以來,該國石油產量已經翻了一番,達到每天1300萬桶,出口量達到每天300萬桶。
不過彭博社報道指出,美國目前仍然依賴于中東石油,尤其是沙特。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商品策略全球主管赫麗瑪·克羅夫特表示,美國產品改變了游戲規則,“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在中東地區遭遇大規模、長時間的石油斷供也毫無影響,那是不準確的,因為頁巖油不是超人,它無法應對石油短缺的危機,只有沙特具備實力來解決問題。”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原首席能源研究員、東帆石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衛東表示,特朗普的說法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美國的“非常規油氣革命”大大提高了美國本土的石油產量,基本實現了“能源獨立”。美國現在從中東,主要是從沙特進口石油,已經不是純粹的石油需求問題。沙特是美國在中東堅定的盟友,也是歐佩克的核心,美國不僅需要沙特來平衡復雜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還需要沙特來平衡石油供需關系。美國從中東進口石油已經從原油供給保障為主逐步轉向地緣政治考量并重的格局。
美國是如何實現能源獨立的?
非常規油氣革命大幅降低成本、擴大產量
自尼克松以來的歷屆美國總統,無不將追求能源獨立作為其能源政策的最重要目標。在上任的第二天,特朗普就發布“美國第一能源計劃”,核心包括將進一步放寬能源監管政策、大力發展美國本土的頁巖油氣、讓美國的煤炭工業重生等。
據福布斯新聞報道,政府對油氣監管措施的放松,促進了美國國內油氣管網的建設。更重要的是,“非常規油氣革命”大幅降低成本、擴大產量,使美國在原油市場的話語權不斷增強。
陳衛東指出,美國實現了“能源獨立”,也就是政治外交決策不受石油供給的影響。從表面上看,“非常規油氣革命”推動美國成為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和消費國,石油產量也在大幅增長。推動“非常規油氣革命”的主要內在因素有兩個,一是技術進步,二是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推高了價格。技術創新和石油價格快速增長共同推動了美國“非常規油氣革命”的實現。換句話說,是美國因素和中國因素共同推動了美國的“非常規油氣革命”。
“美國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選民不喜歡不能控制油價快速增長的政府,特朗普很清楚這一點。”陳衛東說,1973年中東石油禁運使美國不堪其苦,所以尼克松提出“能源獨立”政策,近50年來美國扭轉了能源對外依賴的局面。現在對美國GDP貢獻最大的是服務產業,增長最快市值最高的是“智能資本”企業,石油行業已經不再是美國的經濟支柱。
美國制裁對伊朗石油產業造成多大打擊?
美媒稱伊朗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總額不斷萎縮
伊朗擁有世界第四大原油儲備,其經濟增長和政府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原油銷售。去年5月,美國宣布中止對任何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給予制裁豁免,加大了對伊朗極限施壓的力度。在1月8日的講話中,特朗普再次提出對伊朗實施新的經濟制裁。
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部門受到美國制裁的嚴峻考驗。據美媒CNBC報道,石油出口下降,加之銀行、礦業等其他行業受到制裁,伊朗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總額不斷萎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伊朗出口可能低于其進口。
路透社報道稱,去年5月伊朗原油出口量降至每天約40萬桶,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表示這一數據“純屬謊言”,并拒絕透露伊朗的原油出口量。伊朗石油部一名消息人士稱,伊朗的石油出口不會為零,國家已經改變了出口的戰略和方向,并調動一切資源在灰色市場銷售石油。
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贊加內1月8日表示,美國制裁伊朗石油行業,除了作為對伊朗施加經濟壓力的一種手段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將美國頁巖油向世界石油市場開放。
鏈接
中東局勢變化牽動石油市場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8日凌晨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發射了數十枚導彈。消息傳出后,國際油價快速上漲,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攀升逾5%,達到每桶71.75美元。隨后,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改變了對伊朗連日來的憤怒言辭,表示美國不會動用軍隊,“準備好擁抱和平”。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的最新表態緩和了投資者對美國與伊朗軍事沖突繼續升級的擔憂,國際油價8日大幅回落,而更多壓力來自美國原油庫存的意外增加。美國能源信息局8日表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汽油庫存創下四年來最大單周增幅。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8日表示,盡管海灣地區局勢趨緊,但目前原油供應仍維持正常。如果美國和伊朗沖突加劇,導致本地區原油供應受到影響,歐佩克有能力填補供應缺口。
《金融時報》分析,中東危局將改變世界格局,拖累增長動力不足的世界經濟。為刺激經濟,多國央行可能擴大降息降準。地緣政治牽動國際金融市場震蕩。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