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北京召開2019年第一次理事長會議暨2019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研討會,與會專家表示,能源格局正向清潔主導、電為中心轉變,能源系統更加互聯互通,能源產業更加優質高效,能源技術將向融合集成方向發展。
從我國和世界來看,能源轉型主要呈現出四方面趨勢和特征。一是能源格局向清潔主導、電為中心轉變。“在能源供給側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側實施電能替代,形成清潔主導、電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表示,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全球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的競爭力將在2025年前全面超過化石能源。預計到2050年,全球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超過70%;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達220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80%以上。
二是能源系統向全球互聯互通發展。隨著能源格局向清潔主導、電為中心轉變,電網將成為未來能源配置的主要平臺。當前,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加快電網互聯,歐盟出臺措施加強成員國聯網,非洲、阿拉伯國家、東南亞等地區電力互聯正在加快推進。未來,全球電網互聯方式將發生重大轉變,輸電規模越來越大,輸送距離越來越遠,跨國跨洲聯網將從現在的“手拉手”變成“心連心”,從目前小功率交換、余缺互濟為主,向大容量輸電、大型能源基地向負荷中心直送直供轉變,在促進清潔發展、實現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保障電力供應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三是能源產業向優質高效升級。以清潔主導、電為中心的能源轉型,將有力推動能源產業從以化石能源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向以清潔能源和電力為中心的產業集群轉變,新材料、新能源、儲能、電動汽車、高效用電設備等綠色低碳產業比重將大幅增加,帶動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劉振亞說,特別是電作為優質高效的能源,產生的經濟價值相當于等當量煤炭的17.3倍、石油的3.2倍,電能占終端能源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我國能源強度將下降3.7%。隨著產業升級和電氣化進程加速,能效水平將大幅提升,單位GDP能耗明顯降低,將有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是能源技術向融合集成發展。融合集成是能源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一方面,高效清潔發電、先進輸變電(特高壓、柔性直流、超導輸電等)、大電網運行控制、儲能等電力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電力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等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靈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統,實現多能互補、智能互動,滿足用戶各種用能需求,推動新一輪能源革命和世界經濟轉型。
與會專家認為,以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世界和中國能源轉型,是解決全球資源、環境、氣候、貧困、健康等問題,實現人類永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推動我國能源電力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