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周突破80美元每桶大關。據路透社20日報道,布倫特原油連續(xù)第六周周線收漲,油價上漲令原油凈進口國采購成本大增,并開始評估油價上漲對經濟的影響。
需求推升,又適逢限產、減產
路透社稱,截至18日收盤,布倫特原油下跌0.79美元,報每桶78.51美元,當周上升1.9%左右。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報每桶71.28美元。自年初以來,布倫特原油上漲約17.5%,WTI原油連續(xù)第三周上漲。
英國《衛(wèi)報》稱,全球經濟表現強于預期,幾乎每個地區(qū)都在積極推動需求。美國的減稅政策以及日本、歐洲央行不愿意收緊量化寬松,意味著沒有經濟衰退的威脅。
“物以稀為貴”。一方面,美國頁巖油生產遇到瓶頸。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主導的限產計劃要消滅龐大的供應過剩。路透社稱,大規(guī)模的原油過剩庫存已經銷聲匿跡,投資者對油價漲勢的追捧比過去4年任何時候都更為熱烈。美國退出伊核協(xié)議、對伊朗重啟制裁,可能嚴重打擊伊朗原油出口,而委內瑞拉、墨西哥和安哥拉等主要產油國又都迫于無奈減產,這些因素為此番油價反彈推波助瀾。
油價將突破100美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摩根士丹利預測,對于柴油和航空燃料的需求將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20年升至每桶90美元。《衛(wèi)報》稱,國際油價上一次突破80美元還是4年前。有分析師認為,伊核問題、伊朗與以色列沖突等,可能會繼續(xù)推高油價,未來幾個月布倫特原油將達到每桶100美元。
方正中期期貨高級研究員隋曉影20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際油價下半年仍有可能在高位運行,但是突破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從市場資金面來看,做多頭寸正在逢高減倉,這意味著油價或已到一個臨界點,價格運行正面臨著一個轉折”。
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如果地緣沖突進一步惡化,危機爆發(fā)的話,國際油價會迅速上漲,短期內突破100美元或將成為事實。但如果中東局勢比較平穩(wěn),80元的高點就不會被擊穿”。
航空業(yè)受損頗大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tǒng)計,今年前4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金額719.8億美元,累計增長32.3%。“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目前中國是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4月原油進口量達到964萬桶每日,相當于全球消費量的近10%。
隋曉影告訴記者,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較大,過去兩年,國際油價處于低位時中國加大儲備量,但是因為國內消費量也在上升,總體上仍然不夠。
隋曉影認為,油價過快上漲,整體上利多于石油上游采掘煉化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將從油價上漲中獲取更多利潤。但是對于下游企業(yè)尤其是石油消費行業(yè),則帶來比較明顯的負面影響。“航空運輸、航海運輸等企業(yè)受到影響比較明顯,主要是油價成本上漲壓力比較大。另外,主要以石油為原料的化纖、橡膠等行業(yè)也將面臨著成本上升壓力”。
林伯強認為,油價上漲對于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fā)展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同時也應看到,中國的能源消費中石油的比重只有18%,而煤炭則高達60%。“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不要高估油價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yè)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yè)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yè)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yè)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