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原油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不斷擴大。業內人士表示,價差擴大導致的貿易流向將進一步平衡全球油市,加速石油貿易新格局的形成。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朱光明介紹,一般而言,在特定的時期,美國原油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相對穩定,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兩地原油價差會呈現或擴大或縮小的異動。近期,美國原油價格不斷下降,且降幅明顯,而布倫特原油價格雖然同樣呈現下降走勢,但降幅明顯偏小。加之在前期油價震蕩上漲的過程中,布倫特原油的價格漲幅明顯大于美原油,使得布倫特原油較美原油溢價明顯,兩地價差一度高達10美元/桶。“前期布倫特原油的價格漲幅明顯大于美原油,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明顯。”朱光明表示,此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并對伊朗石油和外圍金融、船運等實施制裁,導致市場對石油供應及伊朗石油出口中斷擔憂加劇;而后美國對委內瑞拉進行制裁,使得原油產量本已不斷下滑的委內瑞拉雪上加霜。地緣局勢緊張造成風險溢價明顯,布倫特原油價格漲幅明顯,但美原油價格受到的影響較小。
在此后油價的不斷下滑中,美原油價格多次重挫,而布倫特原油價格降幅較小。正是在漲跌不同步的過程中,兩地原油價差不斷擴大,甚至一度高達10美元/桶。朱光明強調,兩地原油價差進一步加大的影響深遠。首先,兩地原油價差擴大實際是各自區域油市供需不協調的直接表現,美國地區的原油供大于求,歐洲地區的原油則供不應求。其次,因油價定價機制不同,價差擴大有望加快全球油市貿易流向,特別是促使美國原油出口至歐洲地區。再次,美國貿易商加大原油出口將大大緩解該地區原油的供應過剩局面,帶動美原油價格上漲,而布倫特原油價格有望下降,回歸合理價差。最后,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因以布倫特定價購買中東原油,現有價格格局將促使該地區更多地轉向購買美國原油,進一步擴大美國原油的市場份額。“石油貿易新格局的形成將面臨兩大困境:一是產油國有可能增加產量,甚至提前結束減產行動,供應端爭奪恐重回市場;二是當前價差擴大為美國原油出口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因其自身硬件設施的束縛,大幅提高出口短時難以實現,其市場份額爭奪進程料將緩慢。”朱光明表示,隨著美國碼頭、管線等原油基礎運輸設施的完善,加之原油產量的繼續增加,越來越多的頁巖油將用于出口。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