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8日在山西省舉行的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期間,海內外能源領域專家學者圍繞“低碳發展”“能源輸送方式變革”等話題各抒己見。
公開資料顯示,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資源總量中占94%,而石油、天然氣資源合計不足6%。隨著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加強煤炭資源清潔化利用已成為全球共識。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玉營在17日舉行的2018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第五分論壇上,分享了利用航天煤氣化技術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經驗。朱玉營認為,氣化技術的進步,將對中國環保事業有顯著的幫助。
作為中國煤炭主產區,山西省以老牌國企為代表的煤炭企業也在積極探索煤炭清潔利用的技術。2017年,陽煤集團就與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GTI)簽署《R-GAS氣化技術聯合開發協議》,高灰熔點煤氣化難題迎來破解轉機。
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副總裁范·布什介紹,GTI致力于低碳能源科技的發展研究,正與陽煤集團合作,積極推進R-GAS煤氣化示范裝置的建設,未來將在全球繼續尋求煤炭清潔利用和天然氣使用方面的合作。
能源運輸的環保、智能、高效是陽煤集團探索方向之一。以“能源輸送方式變革”為主題的分論壇由山西陽煤集團、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陽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翟紅介紹,近年來,陽煤集團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手段,將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經濟相結合,在煤炭清潔化利用、能源運輸方式智能化等方面進行探索,成效顯著。
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部原主任涂建軍長期關注山西經濟和煤炭行業的發展,“對于山西這個以煤為主的產煤大省,如何定位好煤炭這一能源的改革和革命,關系到山西未來經濟的發展”。氣化運輸方面,他也坦言,目前液化天然氣儲罐集裝箱業務的機遇和風險都存在,標準化和安全是其長期可持續性的關鍵,建議加強與國際能源領域的合作。論壇還邀請德國比爾芬格工程技術股份公司業務主管克里斯蒂安·施托姆、英國伍德麥肯茲咨詢有限公司亞太區負責人加文·湯普森等國內外能源行業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立足能源革命及全球能源輸送方式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話題開展深入交流與討論。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