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陳孟 實習生王國菁) 27日,國家發改革委會同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相關情況。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會上表示,我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已取得積極進展。
嚴鵬程在發布會上介紹,去年冬季,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一度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暴露出天然氣生產、供應、儲備、銷售等環節還存在一些不足。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相關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和企業建立了專門的工作機制,協調推進解決相關突出問題,推動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關于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重點工作進展,嚴鵬程四從個方面介紹了相關情況:
一是擴氣源。重點是加大國內氣田勘探開發力度。協調推動相關資源地區積極為企業勘探開發、新建產能創造條件,支持企業加大勘探開發投資量和工作量,加快推進煤層氣、頁巖氣、致密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產能建設。
二是抓項目。重點是加快開工建設了一批儲調項目,推進了一批管網聯通。曹妃甸LNG接收站儲罐擴建、天津大港LNG調峰應急站、文23和長春地下儲氣庫等一批具備條件的儲氣設施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中石油陜京四線增壓增輸改造、中石化廣西LNG接收站與中緬管道聯通、中海油廣東區域內LNG接收站與西二線聯通等重點互聯互通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三是建機制。重點是探索創新用戶調峰機制。立足有效解決峰谷用氣問題,協調推動各地基本落實了1億立方米的用戶清單,指導一些地方探索形成了“氣電聯調”、動態調整可中斷大工業用戶用氣量、發展可替代能源用戶等增量用戶調峰能力的有效做法。
四是壓責任。重點是落實相關地方、企業在保障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和民生用氣需要等方面的責任。先后與21個省區市簽訂了《民生用氣保障責任書》,與8個省區市簽訂了工作層面備忘錄,與主要供氣企業簽訂了保障天然氣供應責任書。一些省區市還結合實際,制定了本地區民生用氣保障責任書和實施方案。
嚴鵬程指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
具體而言,在生產方面,鼓勵天然氣生產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加國內氣田產量,加快推進新氣田開發建設。在供應方面,支持相關企業與資源國加大協調力度,穩定增加天然氣進口。推進重點管網互聯互通,今年供暖季“南氣北送”將在去年供暖季基礎上再新增一批供氣能力。通過生產和供應兩方面措施,今年已落實資源量比去年有了較大增加。在儲氣方面,加快辦理項目核準和建設手續,儲備條件的項目年內將全部開工建設。在銷售方面,今年大力推行供用氣合同全覆蓋,指導地方和企業全面簽訂履行供用氣合同。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簽訂供用氣合同,4月底前可基本完成合同簽訂工作。此外,建立并動態調整完善國家和地方兩個1億方的調峰用戶清單,在冬季用氣高峰期,一旦出現相關情況,可快速啟動不同層級的預案。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