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著全球“能源達沃斯”之稱的劍橋能源周在美國休斯敦召開。今年的主題是“改變的步伐——共建能源新未來”。本屆能源周上,全球五大石油巨頭的掌門人悉數亮相,資源國能源部長、國家石油公司總裁以及國際能源組織相關負責人也有不少到場,進行了近30場主旨演講與高端對話;同時,不同業務領域的行業專家舉行了近80場平行主題會議,探討全球能源行業新形勢、新動向。通過全程參會,筆者發現本屆能源周突出了以下幾個關鍵詞。
第一,再平衡(Rebalance)。大會主持丹尼爾·耶金先生多次談到中美能源合作與油氣貿易的再平衡作用開始顯現,將有力對沖中美未來可能發生的貿易摩擦。眾所周知,中美均是全球油氣進口大國,兩國間未發生油氣直接貿易和進出口;同時,長期以來中美貿易于美方而言,存在巨額的貿易逆差(2016年達到3470億美元),這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宣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重要原因。但2016年以來,美國天然氣實現自給自足后開始出口。2017年年初,美國第一船液化天然氣(LNG)直接出口到中國。與會專家認為,這具有極大的再平衡意義,意味著中國可以通過進口美國LNG,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對中國巨額貿易逆差,有力對沖中美未來可能發生的貿易摩擦。這無疑將從能源合作的角度為中美關系穩定做出顯著貢獻。
第二,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本屆能源周以美國參議員Daniel Sullivan和加拿大Enbridge公司總裁Monaco的演講開幕,演講核心就是如何支持和建設好特朗普總統一上臺就簽批的Keystone XL管線。Daniel Sullivan主要從政府審批與監管的角度說該項目如何可行,這與奧巴馬時代動輒數年甚至十多年的“審批拉鋸戰”不可同日而語。在另一場“特朗普時代的能源政策”平行會議上,專家們一致認為,放松監管是美國能源政策未來的一個方向。所謂放松監管,就是一方面要廢除或調整一些“有害且無用”的政策,例如“氣候行動計劃”和“美國水法”;另一方面要提高監管和審批效率,原先動輒需要數月甚至數年審批能源項目的現象將不再重現,新的能源項目特別是傳統油氣項目將重新得到重視和優待。
第三,轉型(Transforming)。這一點分別從殼牌首席執行官范博登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總裁Pedro Parente的演講和與耶金先生的對話中體現得十分明顯。范博登先生數次強調,殼牌的轉型是明確而堅定的,未來殼牌公司的戰略重點是天然氣(及LNG一體化)和深水項目兩大領域。殼牌決定賣掉目前看不到效益的非常規項目。3月9日,宣布賣掉加拿大65億美元全部油砂資產。此外,決定退出阿拉斯加90億美元資產及中國價值20億美元頁巖氣項目。殼牌轉型勇氣可見一斑。當被問及如何看待歐洲能源轉型時,范博登明顯表示不太樂觀。另外,Pedro Parente先生在對話一開始便坦誠他們遭遇腐敗和低油價困境,公司正在轉型和重生,重點是提升上游業務投資效益、文化改革、加強國際合作(2017年預計有200億美元的資產拿出來合作)以及發揮巴油深水技術優勢。
第四,穩定(Stabilization)。會議期間大家有個共識,即國際油價回升并逐步企穩,石油企業逐步走出前兩年的“掙扎期”,進入一個相對的“穩健期”。這種穩健是十分必要的,使得石油公司不再每天都膽戰心驚應對日常運營,可以騰出手來做一些事關長遠的轉型和創新。畢竟,與去年3月國際油價跌至30美元/桶左右相比,今年3月初油價已回升至50美元/桶以上,比上年同期上升近70%。當然,最近的情況似乎讓人擔憂,油價波動仍在繼續。石油公司期望的穩定狀態能否持續,目前還不好說。
第五,流動性(Liquidity)。本屆能源周專家們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流動性。筆者認為流動性主要指兩方面:一是能源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專家們一致表示,低油價下石油企業的投資趨于保守,當前投資動力嚴重不足的影響將在未來數年陸續顯現,可能導致全球油氣產量水平不增反降,油氣市場將再次出現供需緊平衡局面。這種“大起大落”的情況不利于全球油氣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專家們呼吁增強市場流動性,將更多現金用于投資石油行業。二是油氣市場本身的流動性,尤其是全球LNG市場的流動性未來一個時期將顯著增強,全球貿易的格局初現。隨著美國天然氣及LNG市場異軍突起,“一夜之間”給全球新增6500萬噸左右的出口量,導致到2020年前后,全球LNG市場將出現1億噸左右的產能過剩。全球LNG市場的流動性過剩情況令人擔憂。
第六,二疊紀(Permian)。當下,二疊紀盆地不僅是美國最熱的上游項目,也是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二疊紀盆地富含頁巖油,位于西得克薩斯和東新墨西哥州之間,自去年4月以來,美國石油鉆機數增加幾乎完全來自這里。Permian盆地象征著美國頁巖油氣產業的成功、低成本與高效率。在耶金先生與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總裁Vicki Hollub的對話中,Hollob引以為豪的是他們的美國油氣資產有較強的盈利能力。而西方石油公司的美國上游資產主要就在Permian盆地,非常優質的頁巖油區塊。與此同時,Permian盆地還象征著美國制造業的回歸和特朗普能源新政的重點,即重塑美國實體經濟和傳統油氣產業,以及增加數以十萬計的就業機會。
以上六個關鍵詞只是筆者側面觀察本屆能源周的幾點體會,遠不能代表能源周乃至全球能源行業的全部,但或許能從中看出油氣行業當下的一些新特點、新動向。
(作者為能源戰略學者)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