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記者從第二屆中國(揚州)石油和化工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我國目前正處于安全生產事故易發期,尤其是未來10年將迎來化工園區的建設高潮。但是,各園區應急體系建設滯后,安全生產人才、資金、技術缺乏等,使化工園區的安全問題引起與會專家的擔憂。
此次論壇上,不少專家指出,我國的化工園區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及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地區,大部分化工園區還處在建設階段,安全工作,特別是園區應急體系建設工作還未提上議事日程。而人才、資金、技術的比較缺乏,是制約園區應急體系建設的問題之一。部分化工園區存在安全隱患,產業安全規劃與布局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進入園區的單個企業有安全評價(如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等),整個園區未開展區域安全評價與規劃,即使園區有了區域安全規劃,但整個園區的安全工作缺乏系統性;另一方面,有的化工園區雖然開展了區域安全規劃工作,但在如何落實區域安全規劃的要求時缺乏有效措施。園區招商重環保輕安全,由于布局原因形成以鄰為伴以鄰為患。
有關專家認為,化工園區的開發建設不同于一般的經濟開發區,產業特色明顯、專業性強、集中度高。因此,安全問題必須從開發之初就要引起高度重視并著力解決。
此次論壇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揚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揚州化學工業園區承辦。論壇圍繞“發揮沿江區位優勢,打造現代化工園區”為主題,全面分析了揚州沿江石化工業的發展定位和規劃,展望了揚州化工園區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