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日電 (陶拴科廖春保)記者1日從中石油新疆塔里木油田獲悉,截至1月底,新疆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累計供應天然氣達90.07億立方米,相當于替代2274萬噸煤炭,減少3870萬噸二氧化碳及54萬噸有害懸浮顆粒排放,為南疆經濟社會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往年這個時候,農民家家院子里都堆放著幾噸煤炭,還有撿來的柴禾,自從通上了天然氣,老百姓再也不用拉煤燒柴禾了。”新疆拜城縣大橋鄉副鄉長任兆謙說。
作為塔里木油田“氣化南疆”工程的延續和拓展,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自2012年9月開始投產。拜城縣大橋鄉地處新疆南部的木扎提河上游,2019年11月5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大橋鄉支線投產通氣。從此,大橋鄉2904戶農戶徹底告別“伐薪燒炭”的歷史。
近年來,塔里木油田加快推進“氣化南疆”進程,隨著大橋鄉支線、烏什支線等多條輸氣管道相繼投產通氣,南疆利民管網從起初的2424千米增至3028千米,供氣點由18個增至57個,日益完備的天然氣管網已從城市走進了更多的鄉鎮、農村和日常百姓家。
隨著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深入實施,新疆喀什澤普縣6500戶村民用上了干凈、便捷的天然氣。阿依庫勒鄉巴什翁熱提村支部書記吐爾遜江·吐魯甫說:“現在,不僅村民的房子變好了,而且村里的環境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亂堆柴火、木頭現象不見了,以后我們還會引導村民結合鄉村振興,讓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得益于油田帶來的“福氣”,南疆各地加快天然氣普及,更多的天然氣管線連上了農戶家的灶臺。2020年,塔里木油田全面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和3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進一步夯實了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供氣基礎,也將成為推動南疆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