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買8塊以上的奶茶不心疼,但是買一瓶三塊錢的礦泉水卻心疼的要命,直呼太貴,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他們一個很有意思的心態,花十幾萬買一輛車不心疼,但是油價漲個一塊兩塊就受不了。相信大家都知道,只要身邊有人是開加油站的,他肯定是非富即貴好,更何況國內的三桶油。可從數據上來看,實際情況是中石油的市值已跌破萬億,相比13年以前,已經累計虧損掉了8萬億元!
看到這時,估計大家都會開始疑惑了,中石油怎么會虧損這么多錢?從每年的利潤來看,中石油虧損也是正常的,比如說在2018年度財報顯示,四大板塊之中的銷售業務,營收超過2萬億元,但經營虧損達64.5億元,重要的是2018年還是有所反彈的情況之下,依然還是虧損。
很多的外資企業都涌入了中國國內,其中就包括了外國投資的一些石油行業,而外國投資的石油行業從某種程度上也極大地改變了我國石油的格局,曾經的三桶石油也已經被外國的一些企業所攻陷的有所問題了。在外資涌現的這個時代,中國石油開始有了壓力,利潤頻頻下降,但是相信這都是一時的,畢竟國內普遍對于中石油的權威認可還是依然存在的,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對于國內油價的改革問題也會日漸加快。大家只需要對于中國的發展抱有信心便可以了。
所以從2015年開始,中石油的利潤就開始下跌,并且是大幅度下跌,比如說2014年的凈利潤是1190億,而2015年的凈利潤僅為424億。在今年,才開始2個月,中國石油股份的股價跌到眼鏡都碎了,跌至5元情況讓很多人差點就暈了過去。而股價的表現則是與每年利潤率是有一定的關系,可以看到,中石油這幾年的利潤率一年不如一年。
在今年上半年,油價首次跌回了5元時代,從國際原油價格降到每桶20美元來說,中石油等于在虧本營業,就算是一個鐵人也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