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供暖季,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保供有了新通道。記者昨天從大港油田獲悉,中國石油大港油田濱海分輸站與中國石化LNG互聯互通工程已經正式投運。同時,該分輸站與中國海油LNG互聯互通工程也已完成天然氣置換。這意味著,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三大油公司的天然氣管網在天津濱海新區實現互聯互通。
“三大油公司的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今后可增強天然氣資源調配靈活性,打破天然氣基礎設施輸送瓶頸,冬季保供京津冀地區不再有‘氣荒’的后顧之憂。”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生產科副主任劉剛解釋說,三大石油公司、省網公司的管道與各類氣源相聯接,使城市有了多個氣源,進而有了穩定供氣用氣的多重保障。就像公路鐵路一樣,路路連通,從一地到另一地會有多個路徑可選。
劉剛告訴記者,中國石油大港油田濱海分輸站與中國石化南港閥組間互聯互通項目,是由大港油田公司組織建設的國家2018年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之一。項目今年7月啟動,管道全長2.8公里,設計日輸氣能力2000萬立方米,歷經3個月時間建設完工。11月9日,濱海分輸站接收中國石化LNG來氣,進入港北高壓管道,從而可進港清復線和港清線,與中石油管道實現互通,平均單日輸氣量達到500多萬立方米。
同為國家2018年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之一的中國石油大港油田濱海分輸站與中國海油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聯互通項目,管道全長約3.2公里,設計日輸氣能力3000萬立方米。11月15日,濱海分輸站已經完成了與中國海油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聯互通段管道的天然氣置換,近期將升壓檢測達到正式投運條件。大港油田濱海分輸站與中海油互聯互通工程投產后,預計可為京津冀地區日均增供400萬立方米輸氣量。
大港油田公司總會計師孫義新告訴記者,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濱海分輸站是華北地區天然氣保供的重要樞紐站,三路來氣在這里經過凈化、計量,被輸送到京津冀魯等地區,是居民做飯、取暖等民生用氣,工業用氣、電廠發電用氣的重要支撐。“隨著天氣漸冷,下游用氣需求增大,供氣指標也會逐步增長。濱海分輸站根據上下游氣量波動,密切關注參數變化,不斷調解管輸壓力,加密高壓區域的巡檢力度,確保今冬安全平穩供氣。”孫義新說。
相關新聞
曹妃甸兩個月接卸氣100萬噸
記者昨天從唐山曹妃甸海事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唐山曹妃甸海事局制定了冬季天然氣保供7項LNG船舶海事服務保障措施,確保清潔能源海上進口通道高效暢通。今冬保供工作啟動兩個月以來,已成功組織12艘次LNG船舶安全進出港,接卸天然氣100.7萬噸,外輸11.8億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京津冀地區特別是北京民生用氣。
曹妃甸港區15萬噸級LNG碼頭在保障北方天然氣供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冬供暖期間,曹妃甸港區LNG碼頭預計接卸LNG船舶37艘,將創歷年同期接船數量之最。
為做好冬季船舶載運LNG安全監管保障和服務工作,河北海事局在曹妃甸海事基地設置直升機臨時起落點,在LNG保供期間供直升機應急接送引航員使用。對LNG船舶進出港實施交通管制,并結合航路通航環境復雜程度安排海事巡邏船監護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