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境保護稅法》在會議中表決通過,并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該稅法針對不同的省份、不同污染源行業相應地設置了不同收費標準,所涉及的稅目稅額均已確定。作為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該稅法的施行,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同時也意味我國施行了38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以來,我國在環境治理上政策頻出,此次“費”改“稅”,其同質性與差性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稅負平移”,企業負擔原則上無增加
目前我國處于供給側結構改革深化之年,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較大,此次“費”改“稅”將以原排污費征收制度為基礎實行平移。在此原則下,只是將排污費的繳納人身份變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稅目設置、計稅依據、稅額標準都以現行排污收費項目、計費辦法、收費標準為依據進行設置。
據了解,環保稅目仍將圍繞在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大類。同時,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沿用了現行的污染物當量值表,并按照現行的方法即以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作為計稅依據。稅額標準則以現行費收費標準為基礎,并鼓勵地方上調收取標準,在現行排污收費標準規定的下限基礎上,增設了上限,即不超過最低標準的十倍。
2、行政手段向法制化轉變,執行度進一步提高
“費”改“稅”上升到法律層面,除給排污企業予以震懾,對相關執法部門也形成一定約束。較于此前排污費執行力度不足,執行透明度低;排污費征收范圍不全面,排污量小、監管不到位的企業征收不了等問題。環保稅法的實施,不但擴大征收范圍,對企業的強制力、約束力將明顯加強。后期企業若不交費則是違法行為,排污成本將真正落實到企業自身。同時,除稅收收入歸地方財政外,關于企業排放指標監測、監管、征收也明確到地方政府各部門,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通過更加規范、穩定、強制性的措施,將環保稅真正落到實處。
石化行業作為“排污大戶”,將會是各級政府后期重點監控納稅人。根據卓創統計數據顯示,山東省擁有63家獨立煉廠,是中國獨立煉廠代表。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勢必對山東地煉經營產生帶來顯著影響。
·石化企業短期內經營成本或將提升
雖然從法規細則來看,原則上企業經營成本并不會相應增加。但稅收是對利潤的重新分配,經營成本必將會隨之發生變動。據卓創了解,多位煉廠內部人士均表示后期經營成本或將會有所提升。由于山東地煉本身就是環境監管的重點,各煉廠相關環保措施也相對較健全,污染物進一步削減空間有限。但環保稅明確規定減排才可減稅,企業若未達到一定比例,就得足額繳稅。再加上山東省征收力度較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污染當量征收環保稅6.0元,遠遠高于國家1.2元最低標準。其他應稅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征收環保稅1.2元;應稅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征收環保稅1.4元。各項適用稅額均遠超國家標準,煉廠業者有此擔憂也不無道理,煉廠企業應做好短期內經營成本相應增加的準備。
·石化企業綠色發展進一步推動
從長遠來看,環保稅將倒逼企業主動減排,推動企業“減負”,促進重污染企業轉型。同時,環保稅負差異,最終將帶來產品類型、生產規模等差異化,促使山東地煉優勝劣汰。目前,山東地煉正處于多元化發展轉型之路,各煉廠紛紛推進產品轉型升級,重點去發展更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的產品,并跨行業、多元化發展以形成新的競爭力。如:富海集團10月19日發布了《節能清潔車用》團體標準,就旨在提高油品質量、加氫成品油質量監督管理、提高整體競爭力。同時據卓創調研,山東地煉多數煉廠經營范圍涉及房地產開發、物流商貿、油品經營等多個領域,如東明石化昌順運輸有限公司、京博石化加油站等擴展產業鏈。
表部分地區相關稅額明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