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國7月石油產量創5年新低,作為全球油市再平衡的關鍵,中國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有助于推高油價。但由于沒有發現新的油田,即使油價大幅反彈,中國也沒有辦法快速增加石油產量。
中國的石油行業進入了挑戰重重的新階段——國內石油產量長期下降,這一變化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重要的意義。據報道,國內的石油產量在去年達到最高水平430萬桶/日。
此前曾有報道稱,由于油價低迷,國內的石油進口量一再創新高。但盡管近期油價上漲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未來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中國的石油進口量不減反增。能源咨詢機構FEG的亞洲副主席吳康表示:“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轉折點,現在終于到來了,中國正在進入長期的停滯和衰退,對石油產量造成嚴重影響。”
多年來,由于國內石油需求激增,中國勉強能從日益老化的油田中獲益,但由于缺乏新的可開采的油田來保持產量增長,近年來油價的大幅暴跌也導致國有石油巨頭停止開采生產力低的油井,造成國內石油產量的下降。
與此同時,隨著石油產量的下降,國內新增的石油需求都需要依賴國外進口的石油才能得以滿足。這也標志著一個根本轉變:中國不再把能源獨立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原本就是產油國必爭之地的中國更成為產油國的“香餑餑”。
目前中國的四大石油進口國分別是沙特、俄羅斯、安哥拉和伊拉克。上個月安哥拉向中國進口的原油同比上漲23.3%至472萬噸,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中國第一大原油供應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但同時也是第四大產油國,這有助于抑制石油的進口量。但現在國內石油產量下降,油價很可能會隨著中國對外的石油需求增加而上漲。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使國內最大的石油生產公司,周三(8月24日)該公司表示,上半年石油產量下降4%,下降速度是一年前的兩倍。早些時候中國石化也表示,該公司的石油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2%。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原油產量同比下降5%,7月產量更是驟減8%至1672萬噸,約為395萬桶/日。這是近5年來的最低日產量。野村的亞太油氣研究主管科瓦(Gordon Kwan)表示:“中國的石油產量下降是由于沒有發現新的油田,即使油價大幅反彈,中國也沒有辦法快速增加石油產量。”
石油產量下降給國內石油巨頭帶來巨大壓力,而擴大全球業務有助于彌補石油公司在國內的收入下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結合全球的上游油氣生產資產,開展多元化的業務線。
中國的石油產量減少會刺激國內原油進口在2030年之前激增30%,相當于每天200多萬桶。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石油產量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在于下降的速度會有多快?
接下里回到國際原油技術分析和走勢上:
原油,亞歐盤的走勢基本符合預期,哪怕沒有預期低點目標那么低,首次見47.00美元附近空一次,在46.40美元小賺而已,原油周線級別探底回升的概率在加大,只是日線反彈受上方均線的壓制,導致價格反彈受阻,隔夜的油價上升突破了47.25美元壓力區域,今天這個位置將轉換成為了支撐,今天油價還將進一步上升,壓力在48美元,破位則挑戰48.50美元一線,那么操作上建議回踩47.10-47.20美元區間多,止損46.40美元,目標看48和48.50破位持有,博周線探底回升。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