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賽科主營的烯烴業務,在BP的化工版圖中屬非核心業務。BP將專注于煉油、成品油銷售,及化工板塊中芳烴類的PTA、醋酸等。
國際油價處于低位,為下游煉化企業帶來不錯的發展機遇,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海賽科)也迎來了近三年的最佳業績。
據媒體8月9日報道,數名知情人士稱,石油巨頭英國石油(下稱BP)正在尋覓買家,來收購BP在中國的一家石化合資企業——上海賽科50%的股份,這家合資公司是BP在中國單一最大投資。
上海賽科的三家股東方分別為中國石化(600028.SH)、上海石化(600688.SH)及BP華東投資有限公司,對應持股比例分別為30%、20%和50%。
上海賽科始建于2001年,主要生產和分銷石化產品。2013年底開始,上海賽科為新建26萬噸/年丙烯腈裝置項目、乙烯裝置新增增壓機,及新建9萬噸/年丁二烯裝置和公用工程陸續獲得股東方近8億元的增資。
界面新聞記者致電中石化集團外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已經得知BP出售上海賽科股權的消息,從業務部門反饋來的情況顯示,目前并未決定是否參與收購BP所持的部分股權”。
上海石化2013-2015年報顯示,近三年上海賽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3.7億元、261.3億元、238.5億元,對應時期的凈利潤分別為2億元、-3.4億元和21.85億元。這也意味著雖然上海賽科的總營收有所下滑,但是2015年的盈利水平卻達到了近三年的高點。截至2015年底,當期末上海賽科資產合計129.13億元,凈資產88.93億元。
按照BP投資占上海賽科50%股份來計算,其對上海賽科的總資產權益達到64.56億元、凈資產權益達到44.46億元;另外,2015年將從上海賽科獲利近11億元。
“上海賽科主營烯烴業務,在BP的化工版圖中屬非核心業務,全球僅剩這一個。”BP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BP將專注于最擅長的領域,如煉油,成品油銷售,化工板塊中芳烴類的PTA、醋酸等。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對BP這樣的石油公司而言,受國際油價影響巨大,賣資產對于“扮靚”財務報表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此前,BP在向倫敦證交所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受原油價格低迷影響,2016年上半年該公司虧損20.02億美元,同比下降37.8%;2015年上半年,BP虧損32.21億美元。
彭博報道,此次出售可能會給BP帶來20億-30億美元收入。
林伯強認為,石油公司在選擇出售何種資產時也會有所權衡,特別好或者特別差資產將成為首選考慮,“好的資產容易賣出好價錢,例如上海賽科;差的資產即使虧本甩賣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買家接盤。”
除了上海賽科以外,BP在中國業務還包括上游的海上氣田、倉儲、下游的油氣、化工以及新能源等。化工業務方面,還包括BP在珠海投建的全球最大PTA生產基地。
“退出上海賽科只是個案,BP仍將在中國開展業務,畢竟中國是一塊很大的市場。”林伯強向界面新聞記者說道。
8月10日下午,BP回應界面新聞記者稱,對有可能發生的交易的猜測,不發表評論。BP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是國內油氣行業領先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BP在華的主要商業活動包括:油氣勘探與開發、數個石化產品生產與銷售合資企業、航空燃油供應、成品油零售、潤滑油業務、油氣供應與貿易、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輸氣干線以及化工技術許可。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