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最后一天,隨著合水油田年累計生產原油在百萬噸水平線上跨越,長慶油田已有11個百萬噸以上大油田攬入懷中。
長慶油田開發的不僅是世界上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度油藏,且油藏非均質性極強,很多油藏的面積還不到1平方公里,油田整裝開采、規模開發的難度非常大。進入新的世紀,在長慶油田多年攻關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以“找不到大油田不死心,拿不出致密油不罷手”的執著,不斷轉換致密油藏有效勘探和開發方式,四面出擊,多層系進攻,讓一個個富集區塊定格在長慶油田的版圖上。可以說,沒有“兩下三上”和“五下六上”的反復求索,就沒有西峰油田和姬塬油田今天的耀眼光輝;沒有不服輸、不信邪,敢于向洋人挑戰的進取精神,就不會有名揚國內外的“安塞模式”;沒有對致密油藏“翻腸倒胃”般的反復解剖和深刻認識,就沒有華慶、鎮原、環江、合水、綏靖、胡尖山等一個個百萬噸致密油田的誕生。
在44年的開發歷程中,長慶油田面對利用常規技術難以征服的“磨刀石”致密砂巖,攻堅克難、創新不斷,形成了一整套經濟有效開發特低滲、超低滲油藏的主體技術,多項技術居于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其中獲得國家專利就達1008項。特別是近幾年,長慶油田的“水平井+體積壓裂”等核心技術攻關接連獲得突破性進展,不但找到了一個個儲量巨大的油藏,且直接推動致密油的大規模開發。
1971年從3.7萬噸起步,20多年不見長大的采油三廠,上世紀90年代初勇敢挺進被洋人多次考察論證認為“沒有絲毫開發價值”而放棄的靖安油田,實踐、攻關,再實踐、再攻關,不但在這個地區建成了中國陸上最大整裝特低滲透油田,且使原油產量在22年中增長了23倍,實現了4個百萬噸級大跨越。2010年首次突破400萬噸大關,2012年以436萬噸成功躋身中國石油第三大采油廠,2013年以444.99萬噸的歷史最高年產強力支撐“西部大慶”快速崛起,2014年產量達到437萬噸,開始穩速前行。
30多年勘探沒有取得進展的鎮原油田,從2009年開始,超低滲第四項目部對每個區塊和油藏進一步深化認識,縱向上,通過采用深淺兼顧的立體開發技術提高了單井產量。5年多時間,日產油量就在900噸的基礎上增長了3倍多。僅2014年,鎮原油田就增新層系4個、新投產井239口、新增日產能力700噸,進而成為長慶百萬噸家族的新成員。
2014年,長慶油田以2505萬噸的原油產量,撐起了長慶油田5000萬噸長期穩產的半壁江山。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