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接著說,雖然近幾年政府一直在對市民進行引導,但是老百姓的慣性思維——進事業單位及央企才算就業的傳統觀念仍存在,這仍需要進一步改變觀念。“十三五”期間,隨著克拉瑪依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全市人口預計將適度增加,屆時,失業率也有可能出現變化。
“城鎮登記失業率的控制比例應該保持在一個合適的比例內,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過高會影響社會穩定,過低會讓城市失去活力,最好是保持適量,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提前做好規劃和相關準備。”王軍說。
努力實現交通飛躍
黨委委員、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丁有明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丁有明說,過去的5年,是克拉瑪依堅定總體戰略目標不動搖、狠抓落實的5年。在這5年里,克拉瑪依的城市建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逐步建立,朝發夕至國內大中城市的目標已實現,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十三五’期間,我們將力爭把克拉瑪依機場改造成國際機場。明年,我們希望能保證每天有一班飛機飛往北京,同時開通克拉瑪依至上海的直航,這樣就能吸引周邊更多的人到克拉瑪依來坐飛機。”丁有明說。
丁有明說,對于市民很關心的高鐵問題,政府正在做工作,希望能對克拉瑪依的城際列車提速,如果速度能提高至250公里/小時以上,市民就有望兩個小時就從克拉瑪依到達首府。同時,我們將努力實現獨山子到庫車的道路全年暢通,實現南北疆暢通。
充分挖掘自身優勢
對于目前克拉瑪依產業結構單一、石油石化產業“一枝獨秀”的現狀,丁有明談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克拉瑪依仍有充分的優勢資源值得挖掘。譬如,克拉瑪依轄區內還有大片無人耕種的荒地,這些地沒有受到污染,水源也很豐富,可以確保種植質量,很適合開發為有機農產品種植基地。
丁有明介紹說,這幾年,克拉瑪依在農業調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從去年起,農業開發區已全面退出棉花種植業,未來的種植方向將以“豐富市民菜籃子”為主。同時,我們將調整克拉瑪依的種植樹種,增加景觀樹木、增種苗木花卉,實現城市景觀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綠成公司最近幾年發展得很好,因為牛、草、奶的飼養、生產、加工形成了本土‘一條龍’產業鏈。從綠成的經驗我們可以判斷,克拉瑪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完全可以打造現代畜牧業生產基地,做現代畜牧業服務的引領者,對周邊地區的畜牧業起到帶動和示范作用。”丁有明說。
對于市民關心的醫療發展前景,丁有明介紹說,克拉瑪依已進入國家第二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行列,我們已經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并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克拉瑪依的醫療信息化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未來,我們要進行的是醫院改革的頂層設計,全面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打造開放型醫療服務平臺。通過遠程醫療會診,把全國知名的醫院資源引進來,讓國際比較優質的醫療資源融會貫通,讓油城市民享受到真正一流的醫療服務,進一步增強市民的幸福感。”丁有明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