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0:20,天津石化煉油部公用工程車間投運汽汽引射器,開始外送1.8MPa蒸汽。
以此為標志,新建由煉油部通往化工部的1.8MPa蒸汽管網,取代了原本由熱電部送往化工部的同級蒸汽管網。天津石化這一減一加的優化措施既有對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有新技術的推廣使用,在降本減費的同時,成為“能效倍增”計劃中的一個亮點之舉。
天津石化在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中認真執行總部“綠色低碳發展、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將持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能效倍增”計劃作為重要工作目標。2015年該公司提出了“90%靠優化創效、10%靠控制費用”的總體增效策略,優化工作得以進一步強化。隨著公司裝置結構調整,能源優化始終持續進行,蒸汽系統的優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在天津石化各等級管網中有一條1.8MPa蒸汽管網,由熱電部3.5MPa蒸汽經過減溫減壓后輸送至前方廠等各用戶。近年來,持續的技術改造和優化后,很多用戶的需求被其他熱源取代,僅有化工部芳烴裝置區域還在使用該等級蒸汽。
“這條管網管線長4000米,管徑DN400。這種大管徑、低流量的輸送狀態極不經濟。”天津石化生產部田增林副部長介紹。
最初的改造方案是準備利用供化工部3.5MPa蒸汽管線,在芳烴裝置附近再經減溫減壓出1.8MPa蒸汽送至用戶,但經核算該管線蒸汽輸送量已無余量。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問題始終困繞著技術人員,那就是蒸汽由3.5MPa降至1.8MPa需要經減溫減壓方式獲得,本身就是能源損失的過程,浪費太可惜了。相關人員帶著這個難題,將摸查的目標擴大至整個公司范圍。
他們通過對現場的調研,并結合公司蒸汽管網整體優化改造,聯系專業設計人員對現有蒸汽管網進行平衡核算,最終將目標鎖定在熱電部供至煉油部新區的3.5MPa蒸汽管網上。
這是兩根DN600的管線,設計最大輸汽能力400噸/小時,從實際運行數據看,有較大的輸送余量。并且煉油部每年4-10月還有自產1.0MPa低壓蒸汽余量,合理利用這部分能源也是煉油部及公司的努力方向。
于是,考察路由,選擇最合適的介入點,由煉油部至化工部輸入距離為1300米,是原來的三分之一。這一優化項目獲總部的批復后很快得以實施。
“新技術的使用會讓我們的優化效果更明顯。”參與這個項目的天津石化生產部周天介紹說,新“加盟”的汽汽引射器取代了之前的減溫減壓器。“它把高低能級蒸汽混合調成中間能級蒸汽,既能滿足蒸汽用戶生產需求,又沒有直接減溫減壓的熱量損失。”
據測算,如達到設計負荷運行,取消1.8MPa蒸汽管網減少直接散熱損失和冷凝水,相當可節約1.8MPa蒸汽2.6萬噸/年;消化煉油部夏季工況富余1.0MPa蒸汽2.0萬噸/年,本項目全年可創效600萬元以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