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網站昨天(7號)下午掛出《新疆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招標出讓項目公告》,6個油氣勘查區塊,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有望結束油氣勘查開采領域長期由國有石油公司專營的局面。
我國油氣勘查開采的體制比較封閉,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這四家國有企業有油氣勘察開采的資格,競爭自然不充分、企業的資金投入也有限。但我國資源消費量大幅增長,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為了確保國內油氣供應,新疆首次開放6個油氣勘查區塊,意味著油氣上游領域改革破冰。
只要是境內注冊、實際控制人為境內主體、凈資產人民幣10億元以上的內資公司,都可以參與投標。國土部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王昆說這次采用寬進嚴管的策略,防止企業出現圈而不探的情況。
王昆:中標企業必須按照承諾投入的10%提交履約保函,如果沒按照承諾的工作量完成,必須執行履約保函,扣減區塊面積。
有投標意愿的企業可能會擔心,我國勘查開采的歷史有六十多年,條件好的資源已經被開采,這次中石油等四家國企退出來的區塊,是否有足夠的開采價值?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王軍說:
王軍:也不能說退出來的區塊就是不行的,從整個公司的布局來說,可能這地方投入的比較少,我們經過監督檢查,發現這地方沒有滿足法定要求的最低勘查投入。
不過,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主任葉建良提示,油氣資源勘查開采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長周期、高回報的特點。企業要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控制措施。
葉建良:按照石油工業一般都是15%左右,勘探的成功率,這六塊,保守來說,能有一塊真正成為油田,從地質工作的規律來說,就達到目的了。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