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發布會,對國務院11月26日發布的 《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清潔能源,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的有關情況進行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表示,日前國務院先后印發實施了《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就是要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營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投資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潛力。
“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方面涉及跨區輸電、區域主干電網、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以及油氣管網和儲存設施建設。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韓水在發布會上介紹,指導意見將南方電網公司海南聯網Ⅱ回線路、滇西北送廣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作為試點,引入社會資本。按照初步打算,試點項目將保持央企控股,并以公開招商的方式,引進有資質和興趣的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參與,目前試點工作正在籌備中。
針對油氣管網和儲存設施建設,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司長劉德順表示,油氣管網基礎設施是油氣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將油氣管網和儲存設施作為重大工程予以加快推進,這將對緩解我國的油氣基礎設施瓶頸,推進油氣行業健康發展,保障油氣供應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和配合相關部門,加快項目核準備案進度,同時積極研究和推進投融資機制創新,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油氣管網LNG接收站和油氣儲存設施的建設。
指導意見“清潔能源”部分包括西南水電基地開發,沿海核電工程、風電及光伏項目建設。
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介紹,我國核電的發展總體來說是健康的、安全的。發展核電可以優化我國能源結構,同時可以有效帶動國內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從總體上看,我國核電產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在更高的起點上發展的基礎。
劉寶華表示,過去我國核電的發展主要依靠國有資本。為了落實中央的要求,要進一步發展混合經濟,使核電的發展資本構成更加多元化,優化資本結構,也優化核電管理,促進核電產業健康發展。核電站的建設要向民間資本、社會資本開放。從國際經驗來看,很多國家的核電建設不分國家資本、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只要符合國家的核安全管理要求都可以進來。同時,核電的發展是核工業體系的一個龍頭,它會帶動上下游相關的裝備制造業等各方面的工作,包括核服務、融資、保險等。在這些領域我們都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按照中央的要求,促進產權的多樣化。
“光伏項目非常適合民營資本的投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在發布會上表示。據介紹,2013年8月,國家能源局批復了北京海淀區等18個工業園區創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示范區,吸引社會投資額將近160億元。2014年8月,國家能源局又將建設條件好、示范作用強的12個光伏發電園區納入分布式發電的示范區。目前,30個國家分布式光伏示范區中,26個示范區的項目業主都是民營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參與成立的企業,民營投資效果非常明顯。
此外,朱明表示,為激發民營資本投資分布式光伏的積極性,要進一步加強簡政放權,進一步深入推進發展創新,進一步優化投資服務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期,我國擬對示范區分布式光伏項目采取先備案、后追加規模指標的方式進行管理,進一步激發各個投資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