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4年)6月以來,國內成品油價已歷經七連跌。七連跌后,國內汽油零售限價累計跌幅達到1325元/噸,柴油零售限價累計跌幅達到1275元/噸。折合92號汽油、0號柴油累計分別下跌1.02元/升,1.09元/升。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認為,根據目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原油價格下跌是國內油價下滑的核心原因。目前,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60%。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油價則跟著漲,反之亦然。
“油價連續走低對中國是一把雙刃劍。”張斌說,利好方面,一是消費者可以享受油價下跌帶來的實惠;二是起到節約成本的作用,給國內產品出口帶來很大競爭力;三是推動我國的能源儲備;四是國內石油資源價格改革以及石油資源體制改革迎來良機,有助于淘汰落后的產能,凈化市場,但同時也不能忽略了負面影響。對于原油產品生產者,連跌會挫傷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一個具有較大加工能力的煉廠,儲備周期一般是一到兩個月,國內成品油價一月兩調,就造成成本高價、成品低價的矛盾,造成利潤損失。
至于會不會八連跌,張斌認為“不好說”,“從當前原油走勢來看,盡管供大于求預期依舊強烈,但是從市場層面以及技術層面,原油期貨在80美元/桶是一個較強的支撐位。因此新一輪調價窗口連跌擱淺預期較大。”然而,目前地緣政治影響下的大國博弈已經成了影響國際油價漲跌的主要因素,這就帶來了不確定因素。昨天(11月8日)沙特管線起火,原油趁勢回調。周三(11月5日)紐交所美原油期貨價格收盤大幅上漲1.49美元,漲幅達1.93%,“總的預期,下周市場將震蕩走穩,國內油價可能迎來跌和擱淺的臨界點。”
至于美國頁巖油對石油價格的影響,張斌傾向炒作因素大于供求方面的影響。“其產量占原油產量的多少至今沒有明確數據,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頁巖油帶來的供應大幅增加影響了油價,但是今年(2014年)上半年,頁巖油技術就已經得到普遍認可,那時候卻沒有直接打壓原油價格,現在說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有失偏頗。”張斌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