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透露,消費稅將在征收環節進行改革,或將試點在加油站對消費者征收成品油消費稅,即將征收環節從成品油出廠環節向消費環節轉移,由目前的向企業征收改為向居民個人征收。
消費稅是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收的一個稅種,主要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我國目前主要針對成品油、煙、酒、表、化妝品等特殊商品征收消費稅,成品油的消費稅為汽油每升1元、柴油每升0.8元。
在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此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反對,公眾擔憂的是,莫非又要憑空“加稅”?然而,真實情況是,從我國成品油消費稅征收施行開始,每一個成品油消費者都一直在繳納消費稅。只不過,目前的成品油消費稅是價內稅,即稅金包含在商品價格之內,稅款由生產企業先墊付代繳,最終再核算到產品成本中由消費者來承擔。此次改革的本質是將成品油消費稅顯性化,以“價外稅”的形式征稅,稅款不再包含在商品價格內,購買者在給“油錢”的同時,另外繳納 “消費稅”。
隆眾資訊分析師冉曉睿認為,此政策落實后,最大的受益方將是以兩桶油為首的煉油生產企業,征稅環節的轉移,將使得生產企業無需再提前墊付代繳消費稅,從而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以今年上半年國內柴油、汽油產量8490萬噸和4270萬噸來計算,每年國內所有煉油企業要替消費者提前墊付總計約2800億元的消費稅。而這部分費用煉油企業要等到產品銷售完畢后才能把墊付的消費稅資金回籠,這一時間差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資金壓力。
此外,除了可以減少幾千億元的墊付資金外,消費稅征收環節的轉移,還可以使生產企業不必為消費者全數買單。由于以往都是稅務部門在石油生產環節直接征收汽柴油等消費稅,而石油產品從生產到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中,又會有揮發現象,加上部分汽柴油也未必做到100%的銷售,所以生產企業可能會多支出一些稅費。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