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油井多產油是增產穩產的關鍵。2012年,大慶喇嘛甸油田的原油生產任務是432萬噸,占大慶油田原油總產量的1/10。
為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喇嘛甸油田把機采井管理作為穩產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機采井分為高產井、疑難井和新井因“材”施教,管理得井井有條,整體時率保持在96%以上。
包干到人 建立檔案 特護高產井
5月14日,巡井工楊力像往常一樣來到喇9排1330井場,拿出該井的“身份證”與“戶口本”,認真記錄下生產時間、沖程電流、油壓、套壓等數據。之所以百般呵護,是因為9排1330井是一口高產井,平均日產油達7噸。
在喇嘛甸油田,技術人員把日產油5噸以上的井定為高產井,共有高產井661口,產量占總產量的32%,管好這類井成為穩產的關鍵。
為高產井配備貼身“保姆”,實行包干到人制度。按照油井日產能5噸、10噸、15噸等不同等級,喇嘛甸油田賦予班長、隊長、礦長、生產副廠長不同責任,將管理責任層層傳遞,讓高產井真正實現高產。
建立高產井管理檔案。喇嘛甸油田將日產10噸以上油井列為大慶油田級高產井,5噸以上列為廠級高產井,并根據兩級高產井建立檔案,實現了產量分級、責任分級、管理分級、考核分級。
為高產井作業開辟“綠色通道”。同樣是油井出了毛病,技術人員優先作業施工高產井,從上報到出方案不超24個小時。喇嘛甸油田明確要求,對高產井作業施工快速恢復生產,確保在12個小時內恢復運行,保證采油時效。
目前,喇嘛甸油田一系列管理高產井的做法確保了高產井時率保持在97.5%,高于大慶油田整體機采井水平1.5個百分點。
掌握周期變化 保證管線暢通 根治疑難井
近年來,喇嘛甸油田應用單管通球技術投產了739口油井。但在管理上,這些井卻成了疑難井。
單管通球井是相對于常規雙管生產井的新井種。它的優點是降低投資成本與運行成本。據了解,喇嘛甸油田一次性降低投資成本就達2800萬元。有利就有弊。低產液與低含水容易導致單管井管線凍堵,影響正常生產,成為該類井一大“頑疾”。
對于這類沒有熱洗和摻水的井來說,通球作業能夠保證管線暢通,而掌握合理的通球周期成為技術措施成敗的關鍵。
喇嘛甸油田除了從工藝角度加強研究外,還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從井口油壓、回油溫度及運行電流等環節入手,摸索投球前后各項生產運行參數的變化規律,判斷每一口井合理投球周期,掌握周期變化規律,預測出下一個周期,保證了油井正常生產。
技術人員做了大量統計分析工作,針對739口油井建立了投球周期表,從整體上確保投球及時合理。他們利用高壓風車,對因停電、泵差及作業等原因的暫閉井及時進行掃描,確保不凍堵管線。他們還利用移動熱洗裝置開展現場洗井,并在實踐中摸索出合理的洗井排量、溫度、周期等參數,保障洗井高效及時。
目前,這類井運行時率達到94.9%,與應用該技術之初相比提高了2.8個百分點,為今后治理此類“頑疾”奠定了良好基礎。
創新技術 改進裝置 新投產井“健康成長”
“十一五”以來,大慶喇嘛甸油田每年約有300口機采井投產,61.5%為螺桿泵井。
為讓這些井健康長壽,技術人員改進裝置,保證油井時效,確保整體時率保持在95.6%。
針對影響螺桿泵井停機反轉傷害地面裝置的問題,喇嘛甸油田加大了直驅螺桿泵現場應用力度。直驅裝置取消了皮帶及齒輪傳動,具有“軟啟”、“軟停”及緩慢釋放反轉的功能,能有效防止皮帶等飛出傷人。僅2011年,油田現場就安裝了89套直驅裝置。
喇嘛甸油田還為這些井安裝了單流閥裝置,消除因套管內液柱差造成的反向扭矩,消除了“液壓馬達”效應。這個油田針對影響螺桿泵長壽的偏磨現象,將潛油直驅技術應用到螺桿泵井上,取消了油桿這一環節,從根本上解決了螺桿泵偏磨問題,延長了檢泵周期。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