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訊 26日,在中石化股份業績說明會上,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稱,國家發改委兩次調高成品油價格,使公司的煉油業務大幅減虧,現在的國際油價與國內汽柴油價情況總體上可以承受。此舉意味著,作為國內第一煉化巨頭,中石化沒有推動國內汽柴油漲價的迫切壓力。
據悉,盡管國內汽柴油價由國家發改委調控,但發改委會與兩大油企保持溝通,了解它們的煉油虧損壓力情況。之前在3月20日漲價前就有傳言稱兩大油企因煉油虧損過大建議國家漲價。
26日,對2011年其煉油巨虧的情況,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表示,未來煉油板塊是否可以扭虧為盈,取決于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如果原油價格繼續上漲,中石化煉油還會繼續虧損,如果油價下跌,虧損的幅度預計會減少,甚至還能盈利。
至于成品油改革機制及定價權是否下放給三大石油公司,傅成玉介紹,3月兩會時,中央已明確把成品油和天然氣改革作為今年重點改革內容,具體方案待政府公布。
收中燃不會裁員
對于目前進入僵局的中石化與新奧對中燃的聯合收購,傅成玉稱,收購引起中燃股東不滿,可能是因為中燃的員工不了解收購情況引致,員工可能憂慮會被解雇。
據悉,中石化與新奧提出以每股3.5港元的價格收購中燃全部已發行股份,遭到中燃股東和員工的反對,認為價格不能反映公司基本價值。傅成玉稱,中石化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不可能支付高于市場的價格,目前的價格已經反映了市場的公允價值。同時,中石化收購資產從來不以解雇管理層和員工為條件,會通過發展業務、利用管理層的經驗及支持為股東增加價值。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