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訊 經過兩年的基礎建設,中石油哈薩克斯坦公司開始加快中亞油氣合作示范區主體建設步伐。3月2日到3日,哈薩克斯坦公司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召開工作會議,緊緊圍繞集團公司海外戰略部署,著力解決影響示范區建設的全局性問題,夯實規模化發展基礎,加快管理國際化進程,向率先建成海外油氣合作示范區發出加快發展的動員令。
按照中亞油氣合作示范區總體建設規劃,2012年是加快發展階段的第一年。為實現示范區建設從夯實基礎階段向快速發展階段的跨越,在過去兩年各項工作明顯提升和改觀的基礎上,哈薩克斯坦公司確定了新一年及今后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目標。
一是抓資源,持續夯實規模化發展基礎。公司全體員工深刻領會中亞地區特別是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對支撐集團公司海外戰略的重要意義,解放思想,統籌謀劃,建立快速有效推進新項目開發的保障機制,加大陸上老區滾動勘探與探區勘探投入力度,快速、扎實、有效推進海上勘探,為率先建成海外油氣合作示范區進一步夯實資源基礎。
抓生產,突出解決好全局性問題。哈薩克斯坦公司確立2012年為“開發基礎年”,把提高各油田開發水平和筑牢穩產基礎擺到十分重要位置。主力油田要抓好注水,繼續大力引進國內外成熟儲層改造技術,加快鉆井作業,提高生產時效,加快探區試采或轉為開發,確保老油田穩產增產,在完成集團公司下達任務的基礎上,力爭穩產多產。
抓通道,有效推動管道能力建設。在油源組織、增輸擴建工程、商務法律事務三個方面,哈薩克斯坦公司成立專項工作機構,緊密配合國內下游建設進度,統籌安排,分段實施,全面快速推進能源通道建設各項工作,確保2012年年底完成阿塔蘇—阿拉山口2000萬噸原油增輸擴建工程。
抓效益,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公司強化預算管理和經營動態分析,優化項目設計方案,壓縮、控制非生產性投資和費用;面對老油田遞減、操作成本上升不可逆轉的實際,通過先進成熟的工藝技術應用和強化操作組織管理,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實現增產,提升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實現內涵式發展。
抓管理,夯實管理國際化基礎工作。公司持續完善技術、法律財稅、公共關系、人力資源體系建設,繼續推動管理創新,結合中國石油特點和公司管理實際,引進國際通用先進管理工具,加快管理國際化步伐。
抓安全,夯實HSE管理基礎工作。公司繼續推行完善“紅黃綠牌制”,并將全面推廣到非中方隊伍;下大力氣完善或引進制度體系、管理流程、操作規范、保障措施,并落實到位;引進第三方HSE審計機構赴哈進行HSE管理審計,持續改進HSE管理;加大培訓宣貫力度,使國際先進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體系制度融入全體干部員工的思想中,變成一種自覺習慣和行為,從本質上確保生產運行安全、平穩、受控。
為保障中亞油氣合作示范區主體建設進程快速健康推進,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哈薩克斯坦公司總經理孫波,劃定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生產運行安全等四條底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