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一樣,今年8月是石化煉廠集中檢修的“大月”,先后有蘭州石化、獨山子石化和長慶石化宣布裝置檢修計劃。對此,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除非國內成品油最高限價下調帶來貿易商補貨沖動,否則考慮庫存和需求因素,短期內不會造成上述地區的成品油供應緊張。
8月9日新疆獨山子石化宣布1000萬噸裝置開始為期一個半月的全廠檢修,8月20日咸陽長慶石化宣布500萬噸裝置啟動檢修,大連石化也有1000萬噸裝置檢修。有媒體報道,中石油已進口一船柴油,上述檢修或將造成西南和南方地區的成品油供應緊張。
對此,化工研究員張力揚表示,這只是淡季的例行檢修,考慮到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的正常庫存一般在1到2個月左右,加之供給沖擊的時間不長,檢修對西南地區的成品油供應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分析師張斌持類似觀點,他表示:“石煉廠年前就制定并公開了次年的檢修計劃,檢修期間中石油、中石化會及時調配資源,且目前下游需求平淡疲軟,集中檢修尚未對西南和南方地區的供給造成缺口。”我國分布的23家石油煉廠只有煉油權,沒有銷售權,由兩大石油公司統一調配資源銷售。
近日有消息稱,成品油調價的參考周期或將從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天。業內認為,后市調價預期是主導成品油供需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國內機構測算,8月16日起,我國成品油調價參考的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原油價格變化開始負向運行,并向降價門檻邁進。
對此,化工分析師朱春凱表示,成品油最高限價下調在9月初或是大概率事件,因為調價預期,下游中間商成品油庫存也降至年內低位,一旦調價后補貨需求爆發,首先西南地區可能出現成品油資源緊缺。
除2010年廣西欽州石化1000萬噸煉油工程投產外,我國西南地區尤其是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目前尚無大型煉油廠,而是通過克拉瑪依石化、獨山子石化、烏魯木齊石化、玉門煉化等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將西部油輸往西南三省。如西部管道的成品油到達蘭州后,蘭州石化可通過蘭成渝管道將成品油輸往成都。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