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吉林油田勘探工作座談研討會如期召開。與會的勘探系統部分專家、學術帶頭人、技術骨干根據自身工作實際,圍繞勘探發展戰略、勘探項目管理、勘探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暢所欲言。這個公司科技處負責人介紹,類似的專業研討會,在吉林油田每年至少召開兩次。
近三年來,吉林油田累計科技投入近5億元,全力開展儲備技術及瓶頸技術攻關,加大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基本形成了適合吉林油區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配套技術。截至今年上半年,3年來累計取得科技成果500多項,獲各種獎勵229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16項、國家專利60項、群眾性技術革新改進項目115項。
重大研究項目“突飛猛進”
6月29日,吉林油田自行建設的中國石油CCS-EOR試驗長嶺天然氣凈化站、黑79試驗站、黑59試驗站,迎來了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和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組成的考察團。考察團成員對吉林油田CCS-EOS項目進展情況給予高度評價。據了解,長嶺天然氣凈化站一期脫碳工程已形成日捕集二氧化碳500噸的能力。二期脫碳工程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建成后將形成日捕集二氧化碳1000噸的能力。黑59先導試驗區已實現混相驅替,與水驅相比平均單井產量提高30%,預測最終采收率提高10%以上。
近年來,吉林油田針對油氣勘探對象日趨隱蔽、天然氣勘探綜合研究和配套技術較為薄弱、已探明未動用儲量和新增儲量品質差、地上地下矛盾突出等困難和挑戰,精心組織實施吉林探區隱蔽油藏精細勘探配套技術攻關和吉林油田低滲透儲量有效開發試驗、二氧化碳重大科技專項攻關等重大科技項目。節能降耗工作通過13項新技術研究攻關與示范區推廣應用,取得日節電1033千瓦時的效果。提高水驅采收率開發試驗,使油田水驅采收率提高了29.8%。
科技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近年來,這個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關于進一步加強科技工作和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不斷強化重大項目管理、科技經費有效使用和科技保障措施,形成了以公司科委為核心,以專業技術委員會為支撐的科技管理系統,完善了以勘探開發研究院、鉆井工藝研究院、勘察設計院、采油工藝研究院為攻關主體,以采油單位地研、工藝“兩所”為試驗應用基地的研發體系;理順了科技管理工作流程,制定了科技項目管理辦法和課題制管理方案。
這個公司重視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工作,全面實施新技術推廣應用責任主體分級負責制。同時,在新技術推廣應用經費上給予政策傾斜,將重點攻關項目經費的20%、生產科研項目經費的40%、二級單位自主研發項目經費的70%,作為新技術推廣資金。截至8月底,這個公司已對去年以來形成的102項成熟技術進行論證,篩選出81項新技術成果進行推廣。
科技隊伍人才輩出
這個公司突出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去年以來,組織開展了1000名核心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術培訓和四期200人的外部考察培訓。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石油學會、黑龍江省石油學會和遼寧省石油學會聯合主辦了“東北地區三次采油新技術研討會”,吉林油田公司入選論文12篇。
為了全方位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這個公司進一步完善《吉林油田公司年度科技系統工作考核方案》,從規劃計劃、項目管理、基礎工作、新技術推廣應用及創效、石油學會科協管理等五個方面制定了考核細則,重新修訂了技術創新成果獎獎勵辦法和群眾性技術革新、青年“五小”科技攻關活動的具體措施,按時發布考核公告、及時兌現獎勵,廣大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高漲。
目前,這個公司已擁有公司級以上技術專家、學術帶頭人等核心技術人才1100多人,集團公司高級技能專家28人,孫越崎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強大的科技人才隊伍成為吉林油田科技興油的中堅力量。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