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能力是衡量石油勘探企業技術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石油勘探企業不僅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而且可以承攬各種高難度的勘探項目。用于石油勘探的計算設備往往造價昂貴,因此石油
勘探企業尤其是快速發展中的石油勘探企業,在計算設備升級換代這個問題上,必須兼顧性能和成本,實現更好的投入產出比。在這方面,大連鴻元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鴻元”)通過引入基于AMD皓龍處理器的戴爾服務器,以非常經濟的成本搭建出了一套強大的高性能計算集群(HPCC),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設備升級,為日后業務的拓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大連鴻元公司主要從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開發領域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是一家集地震資料目標處理、解釋、反演于一體的高科技工程技術服務企業。大連鴻元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對應用物探新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連片疊前深度偏移處理技術,因其勘探精度高,可很好地解決復雜地質構造區三維成像的問題,提高勘探開發成功率,從而成為了大連鴻元計劃全面推廣的技術手段。
“疊前深度偏移技術”是一種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項地震資料處理新技術。由于該項技術在墨西哥灣的石油勘探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已發展為地震勘探方面的世界性熱門技術,在世界各大油區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這種技術對計算設備性能的要求非常苛刻,大連鴻元原有的工作站很難支持這項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為此決定全面升級硬件設備,打造計算能力更為強大的高性能計算群集(HPCC)。經過公開招標,基于雙核AMD新一代處理器技術的戴爾HPCC解決方案以優異的整體性能和突出的性價比優勢,最終獲得了大連鴻元的青睞。
這套HPCC系統共有32個節點,其中計算節點共有30個,全部采用配備雙路AMD雙核皓龍2212處理器的戴爾PE SC1435服務器。I/O節點、管理節點和應用節點共用2臺戴爾服務器。在軟件方面,操作系統選用的是Linux RedHat 9.0,應用軟件采用以色列的GEODEPTH軟件,系統管理軟件使用戴爾為各服務器免費配備的OpenManage管理套件,計算管理軟件選用CHESS管理軟件。
2007年4月,內置AMD雙核皓龍2212處理器的HPCC系統順利搭建完成,并正式投入運行。內置有皓龍CPU的HPCC系統的建成,極大提高了大連鴻元在地震資料處理、油藏數字模擬等超級計算領域的能力,為公司的業務開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對此,大連鴻元公司總經理劉英杰先生介紹說:“借助內置皓龍處理器的HPCC系統,我們先后承擔了‘冷68井區三維疊前深度偏移’、‘韓山家子地區三維疊前深度偏移處理’、‘洼100-冷3井區三維地震資料疊前深度偏移處理’、‘遼河盤山城市三維地震資料疊前深度偏移’和‘霸縣三維地震資料疊前深度偏移處理’等項目。”
談及為何選擇AMD處理器作為HPCC系統的計算平臺,劉英杰介紹說:“在技術架構上,AMD皓龍處理器將32 位與 64 位計算優勢完美的整合到一起,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在產品設計上,AMD的處理器采用了真雙核技術,在一個硅片上集成2個計算核心,這使得兩個計算核心之間能夠實現直接的數據交換,從而避免了兩個計算核心對前端總線資源的爭搶,進而極大地提升了性能。不僅如此,AMD皓龍雙核處理器內部集成了內存控制器,將內存的處理效率提高了50%以上,并且每個計算核心都擁有自己獨立的緩存,避免了兩個計算核心對緩存資源的爭搶。AMD處理器在技術架構和產品設計上的這些先進之處,為我們大規模應用先進的地震勘探技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截至目前,大連鴻元的多個重點的地震處理項目都已經轉移到HPCC計算平臺上進行。這標志著鴻元公司已成功地把疊前深度偏移技術推廣到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這為公司今后業務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