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大慶油田采氣分公司天然氣生產再傳喜訊,隨著升深平1、升深2-6、升深2等新、老氣井投產與恢復,12月30日至當日,連續日產氣量突破200萬立方米以上,外輸氣量也突破200萬立方米,刷新了慶深氣田去年11月21日生產天然氣突破150萬立方米的紀錄。截至當日,大慶采氣分公司今年已累計生產天然氣3100萬立方米。
2007年,為做好氣田開發工作,大慶采氣分公司嚴格參照技術監督管理規范要求,早期介入鉆前工作,堅持住井監督管理,增加開工驗收單環保項目,逐步完善監督體系和現場管理制度,加強了巡井監督和檢查考核,嚴把施工安全質量關;采取有效的儲層保護措施,主動把握鉆井進度,檢查鉆井液性能、督促鉆井隊適時進行鉆具探傷和更換鉆頭,避免鉆井液密度超標現象,減少因復雜情況延長鉆井周期等現象的發生;精心組織完井過程中測井、固井等方面的施工銜接,縮短建井周期,縮短泥漿浸泡時間,減少儲層污染。
在科研攻關方面,技術人員從夯實技術基礎入手,努力打造采氣工程技術優勢,著力解決制約氣田開發的技術難題,針對一直困擾氣田的排水問題展開攻關,射流泵排水技術、電潛泵排水技術現場試驗持續深入,解決了大排量、強排水的難題。汪9-12井試驗前日最大產氣量僅為1.2萬立方米,最大產水量卻達到75立方米,電潛泵累計運轉110天后,累計增氣100.6萬立方米,日產氣量較試驗前增加75%。深層氣井腐蝕監測及防腐技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針對徐深氣田高含二氧化碳氣體對井下管柱產生嚴重腐蝕的問題,技術人員開展了廣泛的腐蝕監測技術研究,共研究出井口掛片裝置、井下卡定式掛片裝置、井下腐蝕在線腐蝕監測裝置等三種不同的監測工具,極大地豐富了井下監測二氧化碳腐蝕的手段,為進一步開展防腐工藝奠定了基礎。大慶采氣對中淺層氣井酸化增產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并見到了好的趨勢。針對部分中淺層氣井儲層污染較為嚴重,影響氣井產量的問題,技術人員開展了酸化解堵工藝技術研究,從選井選層到室內實驗,進行詳細的優化設計,保證了氣井酸化施工效果。從酸化后的效果看,汪21-18井酸化前油壓1.47兆帕,套壓3.7兆帕,平均日產氣1763立方米,酸化后油套壓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日產氣量翻了三番。
在氣藏生產管理中,大慶采氣重點開展氣田監測工作,認真分析影響資料錄取和質量的關鍵因素,組織實施動態監測方案,加大現場跟蹤監督力度,積極開展有關資料的收集、積累,滿足資料錄取和動態分析需要,為氣田開發提供有利的分析依據,從而達到正確認識、開發氣藏的目的。大慶采氣通過對汪家屯氣田進行動態監測方案優化技術研究,技術人員在壓力恢復試井、建立和求解不穩定滲流數學模型、氣井合理關井時間的確定方法、各井間連通關系和構造位置的綜合分析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產能工程建設、老區改造工作中,大慶采氣充分考慮現場實際情況和安全等因素,優化新基建氣井井場設計、調整集氣站平面布局,簡化老井站內工藝思路,氣田地面管網已初具規模。2007年,大慶采氣生產天然氣2.93億立方米,外輸天然氣2.66億立方米,生產二氧化碳3676.6噸,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