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成品油流通體制價格改革,如果改革到位,而國際油價在2006年仍維持高水平,那么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必成定局。圖為中石化一成品油庫。
據國家發改委披露,2006年元旦起,嚴格控制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前段時間,中國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鋼鐵、電解鋁、鐵合金、成品油等產品出口,不過,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問題仍較為突出。按照最新出臺的這份規定,中國還將嚴控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汽、煤、柴油的出口數量,將由中國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核定,海關按核定數量放行。
中國將建立成品油商業儲備機制,以加強中國成品油供應安全。成品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性商品,對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非常重要。
記者今天從中國石油獲悉,面對當前國內成品油資源總體偏緊的狀況,中國石油正在采取多項有效措施保障國內油品供應。
據了解,今年四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位大幅攀升,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倒掛日益嚴重,市場對國內成品油銷售價格調整的預期心理增強,加之國內農業生產、建筑施工等進入用油旺季以及部分煉廠進入檢修季節等原因,導致國內成品油資源總體偏緊。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石油采取以下五項有效措施保障國內油品供應:
——有計劃地組織生產企業滿負荷加工生產。四月份,中國石油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五,超過全行業增幅。
大幅減少出口量,增加國內成品油投放量。四月份,中國石油除必須外,資源全部留在國內,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百分之六十二,國內投放量同比增長百分之九點二,超過國家有關部門統計的國內表觀消費量增長率二個百分點以上。
加大調運力度。目前中國石油資源較為充足,但由于煉廠主要地處西北、東北地區,難以及時運到南方市場。近期正在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計提高油品外調數量,增加市場供應。
此外,為保證南方資源緊缺地區的市場穩定供應,中國石油加大對南方沿海、西南等地區資源投放量,四月份南方市場油品銷售量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二點六。
在加大供應量的同時,中國石油明令各銷售企業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價銷售。
據悉,五月份中國石油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繼續滿負荷生產,以努力增加市場供應量,目前煉廠加工負荷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歷史最高水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