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2006年底成品油批發業務的開放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跨國石油巨頭開始變合資為獨資, 兼并收購民營加油站,構成完整的銷售網絡
隨著中國2006年底成品油批發業務的開放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一場成品油市場中外大戰已經是箭在弦上。
目前中國大約有8.5萬座加油站,中石化和中石油占據絕對市場份額,國際三大石油巨頭僅僅通過合資建立2000個加油站,數量上不及中石化、中石油目前擁有加油站總量的5%。
表面上看外資似乎對中國成品油市場的沖擊不大,但業內專家并不作如是觀。外資瞄準的是中國成品油批發放開,隨后它們可以在中國營造油庫、碼頭和銷售網絡,開始銷售自己的成品油。況且這些世界巨頭走的是高效的“大城市路線”,它們選擇了廣東、浙江、江蘇等成品油需求量極大、利潤極高的省份,這對于國內石油銷售企業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石油巨頭中國變臉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汽車、運輸以及現代化農業等領域對原油和成品油的消費增長迅猛,原油的消費量逐年攀升。
三方面因素拉動了油料消費的快速增長,并將繼續推動這種趨勢。
第一,中國經濟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十五”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達9%以上,其中2003年、2004年均超過了10%。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7%,GDP增速達9.9%。由于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處于重化工業階段,經濟的增長對能源的依賴性很強。據測算,近15年來,中國成品油消費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彈性系數為0.85,且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將保持這一水平。
第二,汽車、運輸業發展迅速。隨著國民經濟的強勁發展和近年來公路交通狀況的長足改善,中國汽車運輸業蓬勃發展,對成品油消費的需求日增。同時,公路網絡四通八達,再加上近年來汽車價格不斷下調、汽車信貸的開展都大大增加了汽車進入家庭的步伐。“十五”期間中國汽車年產量年均遞增23.1%。且汽車保有輛也大幅度提高,促使對成品油及原油的消費直線上升。
第三,農業機械化推廣取得成效,農用柴油消費增長較快。近年來,國家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率,一直努力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并對購置大型農機具的農民進行補貼。在使中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導致了對柴油需求的快速增長,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柴油消費增速名列各油品之首。
毋庸置疑,跨國石油公司看到中國成品油銷售巨大的市場和利潤,埃克森美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殼牌石油公司和BP公司在中國石化海外上市時投入巨資成為其戰略投資者,以換取能盡早進入中國成品油銷售市場的機會,它們用心不可不謂良苦。
而現在,海外石油巨頭改變作為外資戰略投資的角色,調整在中國的投資方式,埃克森美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全部出售其持有的中國石化3.7%的股份,殼牌石油公司已經在2004年以58.3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所持中國石化的18.5億股股份。他們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加油站和油庫的建設上。因為2006年底,中國成品油批發市場將要放開,成品油市場的競爭將要展開。
油價改革關口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承諾,于2006年底放開成品油批發市場,同時要實現成品油銷售市場化經營。市場化的改革重中之重在于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
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是一個關口。在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高企的情況下,中國如果未能于2007年前改革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會使中國煉油企業因為中國成品油售價與國際原油價格倒掛,生產積極性不高,并且提高成品油批發價格導致“批零倒掛”,使得一些民營的加油站因供油不足而關閉。這樣2006年底成品油市場放開,外資會乘虛而入容易的搶占成品油的批發和零售市場,為外資搶占市場制造了機會,使成品油市場環境產生重大轉變。
[page_break]
同時目前的定價機制對宏觀經濟有諸多不利影響。低油價使通貨膨脹的壓力得不到充分釋放,政府會因此制定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低效率的項目很容易得到貸款,將使產能過剩的情況更加嚴重。
而且低成品油價導致中國補貼世界。中國包括勞動力、汽油等在內的資源價格過低,這一因素會吸引外資,但給中國帶來的好處有限。這一因素也夸大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去年中國的出口占GDP比重超過30%,但是其中60%以上的出口是外資企業帶來的。外資企業利用中國低價資源賺了錢,而他們的政府又要求人民幣升值,這使中國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所以這樣的油價定價機制無法實現和諧的能源生產與消費,也無法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解決“油價倒掛”和“批零倒掛”,前不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制,自3月23日起,汽油出廠價格每噸提高300元,零售中準價格按出廠價調整幅度等額提高。很明顯現在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無論最終采取什么樣的定價方法,其最終都是成品油價格隨市場的需求變化而變化,過去那種“該漲不漲,該跌不跌”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可以預計,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和跨國石油公司的煉化板塊都大規模盈利的情況下,中國成品油市場的新一輪漲價在所難免。如果按照現在煉油企業的成本計算生產的主要成品油,汽油將大約每噸上漲1400元才能使之脫離虧損的境地。這樣成品油價格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事實上,這次僅僅只是微調,政府是想在2006年對外放開成品油批發市場之前逐步的先對內開放,讓國有銷售公司和社會銷售公司得到壯大和發展,從而具有與狼共舞的實力。
外國石油巨頭早就預測到中國成品油市場的改革和成品油價格的走勢,所以它們之前就在中國的許多重要省份布置了自己的銷售網絡,等2006年成品油批發市場放開,進入市場與中國公司合作和競爭獲得巨大利潤。
三足鼎立
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大成品油消費國,外資巨頭一直看好中國石油市場的消費能力。根據中國入世承諾,加入WTO后2004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開放對外資的成品油零售領域。從中國近幾年來汽油的零售價的變化來看,汽油的零售價格一直在不斷上漲,這是中國政府為了解決成品油市場定價機制問題和按照入世承諾實現成品油銷售市場化經營所作出的措施,可以確定,中國政府對這個市場逐步放開指日可待。
國際石油巨頭早已枕戈待旦,在政策剛剛放開之際,埃克森美孚、BP和殼牌紛紛與中石化、中石油合作,加緊在中國的布點,其進入速度之快令人驚嘆,顯然他們在開放之前已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以殼牌為例,這家在《財富》500強中排名第四的跨國石油公司,目前在中國已經投入了35億美元。2006年,殼牌計劃在已有的35億美元對華投資總額上,再增加5億美元投資,未來5年內,殼牌對中國的投資將增加到50億美元。目前,殼牌在廣東、天津、北京和成都共擁有70多家控股的加油站,在江蘇蘇州擁有與中石化合資的200座加油站。殼牌中國主席林浩光表示還將繼續在江蘇省擴展加油站網絡,最終實現在江蘇擁有500座加油站。殼牌努力想通過和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合作獲得更多地銷售終端,構成它自己的銷售網絡。
2005年11月,林浩光在廣東考察時說,未來五年內,發展1000個加油站,其中便特別提到加強與各地民營企業的合作。殼牌決定進軍四川和山東就是這一計劃的體現。
殼牌中國在四川瞄準的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民營油企之一的碩潤石化。殼牌看中的是碩潤石化的加油站業務。據稱,雙方洽談已進入到深層次階段,目前正就持股比例、品牌使用等細節展開磋商。
在山東殼牌已經悄悄登陸青島,獨資設立了殼牌青島石油有限公司,殼牌青島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美元,經營范圍涉及成品油零售和加油站建設管理等。殼牌將依托青島港口優勢,在青島投資3000萬美元用以加油站建設和成品油零售。殼牌欲通過收購青島民營加油站直接進入成品油零售領域。
[page_break]
青島加油站已趨飽和,其中民營加油站占據了青島的半壁江山。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青島市總加油量每日約在3000噸,青島市共有加油站795座,其中兩大國字號油企擁有323座,只占約40%;市內四區現有加油站122座,其中民營加油站55座。留給殼牌的整合空間相當寬松。
殼牌的獨資策略絕非僅僅為了利潤。這涉及殼牌在中國戰略發展的自主性。2006年12月中國將放開成品油的批發領域。殼牌石油獨資設立零售公司很可能是為將來涉足批發業務做準備。通過獨資的形式,殼牌能更加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戰略意圖進行管理和選擇發展方向
從殼牌的行動可以看出:這些跨國石油公司進入中國的那一刻,與兩大國字號石油公司的競爭遲早將到來。只不過這些年競爭一直被政策的欄桿所阻隔,合資成了比較理想的選擇。
隨著2006年成品油批發市場的放開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不斷上漲,跨國巨頭將會一擁而入,它們會取得成品油批發權和成品油的進出口經營權,把它們自己在周邊國家的煉廠里生產的成品油運到中國或者利用自己與中石化中石油的合資煉油項目取得成品油油源,取得許可建立自己的油庫儲備好產品,再利用自己和中石油中石化合資建立的加油站或者通過對中國的民營加油站進行合作或收購,快速取得銷售終端,構成一個完整的銷售網絡。
與此同時,外資石油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方式也有了更大的選擇,兼并收購合資公司也開始出現。如BP通過收購合資公司中方股份,全資擁有了珠海九豐阿科能源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二大LPG進口商。今后這種將合資公司“獨資”或進行“獨資化改造”的現象會越來越多,外資會利用各種方式來壯大自己在中國的實力。中國的民營加油站也會利用這個機會取得油源,高效快速的發展起來。
目前的廣東省成品油銷售市場是放開市場之后的一個縮影:各個跨國石油巨頭在那里“布下重兵”,現在那里的市場格局由國企和民營的兩強爭霸正逐步為國有、民營和外資三足鼎立所代替。
迅猛增長的中國油料市場
名稱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年遞增%
原油 22231.68 21763.61 23106.55 25231.19 29182.68 29985.52 6.17
汽油 3679.57 3547.91 3723.29 4015.94 4709.06 4842.06 5.64
柴油 7050.08 7406.69 7621.46 8373.59 10373.38 10967.74 9.24
煤油 913.24 823.61 870.86 863.89 1061.53 1048.79 2.81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