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石油集團是艘巨輪,那么百萬石油人就是水手。只有全體協調運轉,巨輪才有搏擊大海的最大能量。而中國石油最新發布的“十五”驕人業績,就是最好的印證。
在發展進程中,人才隊伍一直是石油大廈的堅強根基。是人才用執著和聰慧,推動中國石油巨輪前行。
作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中國石油肩負著國家石油安全供應的歷史使命。為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中國石油強力打造“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領導集體,積極探索一條特色鮮明的領導班子建設之路。
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中國石油集團黨組研究制定并貫徹實施了《關于加強各級領導班子領導管理能力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在班子建設中要牢固樹立“三個意識”,增強“五種能力”,為全面提升班子建設的綜合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采取競聘上崗、輪崗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共組織對黨組管理的102個領導班子進行169次考核,一大批年富力強的優秀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領導班子成員的年齡、知識、專業結構得到很大改善。
以深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中國石油緊密結合自身發展的目標任務,從思想、組織等方面入手,深入查找并解決影響黨員和黨組織先進性發揮的突出問題,積極探索并建立使廣大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為企業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和不竭的精神動力。
企業管理如同下棋,而“一把手”能力是破棋的關鍵。去年6月,中國石油企業正職領導干部匯聚京城,進行財務知識封閉式培訓。這在中國石油歷史上是罕見的。企業領導學習“領頭羊”的表率作用,帶動了全系統蔚然的學習之風。
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帶出來的。在石油這片沃土上,全系統頻頻出現的“全國技術能手”、“博士后工作站”等,真實寫照了石油這支強兵的戰斗力。
繼大慶之后,中國石油先后成立遼河、大港等多家博士后工作站。在2005年全國博士后工作評估中,中國石油名列前茅。同年5月,來自中國石油的員工又捧回國家一類大賽———首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比賽電焊工單項賽冠軍的獎杯,并再次摘取“全國技術能手”桂冠。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石油審時度勢,全面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努力培養適應公司發展戰略需要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保證高級技術人才、操作技能人才以及經營管理人才組成的三支人才方陣協調發展,為中國石油良性發展保駕護航。
實行人才動態管理,逐步形成一支建立在崗位管理基礎上的新型高層次核心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操作技能人才隊伍。去年,集團公司首批評聘的176名高級技術專家和827名企業技術專家組成的兩級專家隊伍,為公司高層次人才隊伍增添了新的力量與活力。
同時,中國石油大力實施人才培訓工程,推進人才隊伍結構調整,促進各類人才和員工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近兩年來,中國石油投入培訓經費近10億元,共培訓各類人員191萬多人次。
在中國石油,強大的人才隊伍開足馬力施展才華。層出不窮的勘探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西氣東輸、中哈管道等一項項重點工程的建成投產,向世人證明了中國石油人才方陣的實力與水平。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重視基層建設,打牢企業發展根基是中國石油的優良傳統。中國石油深入開展評比選樹“百面紅旗”和“創‘鐵人’基層隊,爭當行業一強”等活動,使基層工作基礎得到增強。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中國石油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靠典型引路,廣泛宣傳以侯祥麟、蘇永地為代表的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和中國石油特色的先進典型,激發了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的積極性。
同時,中國石油制定《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弘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企業精神,遵循“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實現企業精神、企業宗旨、核心經營管理理念和企業標識“四統一”。如今,一朵朵規范統一的燦爛“寶石花”,綻放在祖國大江南北和海外項目。
2005年《集團公司基層建設綱要》的出臺,又掀起石油系統加強基層建設的高潮。《綱要》凝聚了中國石油基層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吸收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方法,推動基層建設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十五”隊伍建設碩果壓枝,“十一五”的春風又迎面撲來。在寬闊的海洋上,中國石油隊伍揚帆搖槳,推動石油巨輪斬浪前行。
[1]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