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原油期貨周三(12月9日)亞市盤中大漲2%,因隔夜API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最近一周原油庫存下降,且日內早些時候日本公布的10月機械訂單數據好于預期,中國則宣布降低進口關稅,為持續處于供應過剩局面的油市提供了支撐。
周三美原油上漲1.95%,報38.2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上漲1.47%,報40.85美元/桶。
美國原油價格上漲得益于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減少。美國石油學會(API)周二表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90萬桶,預期為增加25.2萬桶。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將于本周三23:30公布官方庫存報告。
交易商指出,布倫特原油反彈主要歸因于空頭回補,日本機械訂單意外增加,中國旨在鼓勵能源密集型機械等商品進口的稅收改革。
不過,分析師指出,考慮到美聯儲料將很快升息,幫助推動全球大宗商品自2014年以來下跌的許多利空因素猶存,包括美元堅挺、需求下滑、供應增加以及量化寬松(QE)溢價下滑。
澳新銀行(ANZ)表示,“近期商品研究局指數(CRB)自2003年以來首次跌破178點,同時油價逼近七年低位,這些都表明大宗商品生產商普遍舉步維艱。”
油市方面,原油日產量料將比需求多出50-200萬桶,油價自2014年以來已重挫近三分之二。大多數分析師預計,至少在2016年底以前油價都不會強勁上漲。
評級機構惠譽稱,“2016年低油價將令主要出口國的主權信用狀況繼續承壓。”該機構預計明后兩年布蘭特原油均將分別為55和65美元。
雖然生產商遭受低油價之苦,但消費者卻受益。澳新銀行稱,“油價下跌表明消費者和下游用戶將獲得一筆意外之財。油價自年初以來下挫近30%是一個重大的通縮刺激。”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