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不僅僅是我國爭奪原油定價權的工具,更將是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一塊試金石。在昨日舉辦的“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理事長王立華表示,上期所希望原油期貨能吸引境外投資者、生產商、貿易商、消費者,并以原油期貨為契機帶動現有品種的對外開放。
據王立華介紹,上期所已經確立了“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原油期貨方案:即交割標的物選取中質含硫原油,采用人民幣或美元計價和結算,爭取實行外匯總額控制、統一監管、敞口額度內自由兌換的方案,采取保稅原油實物交割,使得境內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都能有效參與市場。
記者了解到,我國商品期貨的交易價格一直都是含稅價格,都是以完稅狀態下的貨物作為期貨交易和交割的標的物,而國際上主要商品期貨市場的交易價格都是不含稅的凈價。原油期貨實行保稅實物交割是在現有政策環境和交易制度下推出的障礙最小、最具操作性的一種方案(期貨保稅交割是指以保稅監管場所內處于保稅監管狀態的商品進行期貨交割的過程。開展保稅交割后,保稅貨物利用保稅倉庫在完成進口報關前就可以進入交割環節,不必先行辦理報關手續、繳納進口關稅和相關稅費)。
除了交割規則的制定,上期所目前已研究擬定了境外會員和投資者參與原油期貨的路徑,商定了資金管理和監控的主要機制。同時,上期所的交易結算等系統,期貨公司會員端、銀行端系統,以及周邊系統的改造測試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除了原油期貨,上期所的其他品種也將陸續引進國際客戶,有色金屬、貴金屬系列有望成為首批對外開放的品種。”王立華表示。
徽商期貨北京營業部分析師王盾認為,引進境外投資者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在一些期貨公司做試點,開通專為境外投資者設立的交易平臺,包括為其配置專有的服務器、交易跑道、銀期轉賬銀行,以增加激勵境外投資者對國內期貨市場的興趣與關注;也可以在境外設立辦事處,方便有意向的境外投資者辦理開戶手續,及了解我國潛在的市場交易機會,再例如推出像原油期貨這樣的大品種,與國際市場接軌,爭奪定價權,吸引大的國際型私募基金及投資機構參與交易。
王盾表示,期貨品種的價格都是與國際接軌的,引進境外投資者更利于期貨品種的價格構成,也會增進我國在世界上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參與期貨交易的人越多,定出的價格越公道、越權威、越能讓人認可。”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