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嚴振華介紹,成品油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商品,從1950年至1985年的30多年里,一直是由原國家商業部統購統銷,作為零售環節的加油站數量很少。1985年時全國加油站大約有3600多座。我國加油站快速增加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1992年,中國零售市場試驗性開放,成品油價格實行“雙軌制”以后,“由于經營成品油批零差價大、利潤豐厚,我們福建仙游人紛紛涉足加油站,數量急劇增加,到1993年全國加油站猛增到38000座左右。”
1994年開始,國家對原油、成品油價格體制進行了改革,在1998年組建了石油、石化兩大集團。“兩桶油”成立后,雙方通過收購、新建等方式,以統一加油站視覺形象為切入點,很快將原各自轄區內省市石油公司自成體系、分散經營的加油站,集結成為全國兩個最大的銷售網絡。加油站的數量、管理體制、規模經營、企業形象力和市場競爭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兩桶油”在國內南北地區形成各自的加油站分銷網絡后,開始相互滲透,雙方在競爭中加強聯合,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對促進雙方提高競爭力和營銷管理水平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國外跨國石油公司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與各地方、合資經營的加油站相繼在國內亮相,目前,世界幾大石油公司在國內都有加油站。他們將國外加油站先進的經營理念、營銷策略、服務方式引入國內,對“兩桶油”和社會加油站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民營加油站經過十幾年的競爭,已成為國內加油站的一支重要組成部分,對活躍和繁榮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方便廣大消費者,促進國內加油站經營管理水平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以消費者為中心:
由經驗型管理向規范化管理轉化
那么,民營加油站又是如何與“兩桶油”競爭的呢?
“民營加油站以其特有的營銷方式與兩大集團展開競爭,特別是在國省道加油站競爭中,采用了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營銷方式,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對‘兩桶油’國省道加油站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嚴振華說,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開始進入家庭,國內汽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到2016年底,國內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9億輛。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汽車市場滲透力度的增強,我國汽車銷量將延續穩步增長的態勢。這也同時意味著,中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正在快速增長。汽車消費者對加油站的經營和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加油站轉變經營觀念。由過去單一經營汽柴油,開始向經營便利店、餐飲、旅店、汽車維修、零配件、美容、換油、加水、配貨等多種經營延伸。多種經營已日益成為加油站提高競爭力和增加經營收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國內加油站的競爭主要是在“兩桶油”和民營加油站之間,并正在由過去以企業為中心開始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觀念轉化。“兩桶油”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品牌價值不斷提高,按照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組織產品生產、改善產品品質、改變促銷方式、建立零售網點、增加經營品種、擴大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水平。一些民營加油站也由于國家市場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全社會誠信經營觀念的提出和競爭對手的壓力,開始改變過去一些短期的經營行為,開始注重由經驗型管理向規范化管理轉化。
互聯網+加油站:
預計每年為用戶節省百億元
“民營加油站是帶動中國加油站行業的先行者。”嚴振華說,他最初接觸加油站是1991年,當時沒有所謂的“兩桶油”。那時候,在中國,加油站是由“福建仙游”和“福建福清”兩大派系組成。當時加油站不需要經營執照,在車多的馬路邊租個帶小院的門臉,立個廣告小牌就可以加油了。當時也沒有加油機,油都是論斤賣。
到了1994年,嚴振華才接觸加油機。他介紹,那時候開加油站就需要經營手續了,由當時的經貿委負責審批。1998年時,國家相繼成立“兩桶油”,在全國范圍內收購民營加油站。2004年,“福清派”拋售加油站轉型煤礦投資,“仙游派”在中國加油站行業不斷擴大,至2017年初占全國民營加油站50%以上份額,數量達30000座以上。
在嚴振華心里,“油付寶”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他表示,民營加油站在中國占領了半壁江山,但是市場份額不足15%,其中主要原因是品牌影響力不夠,加油不便捷,小部分民營加油站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的現象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生態發展。
“‘油付寶’的出現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嚴振華說,經過嚴格篩選,他們把誠信經營的全國民營加油站整合在一個互聯網系統里,通過錯峰時間進行特價促銷,為系統內所有加油站的質量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進行投保,讓用戶們可以加上低價、高品質的成品油。他們預計,每年通過油付寶系統加油量可達500億元人民幣,每年可為用戶節省100億元加油費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