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卸油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全程佩戴安全帽,否則就起不到保護作用。”見到楊秀軍時,他正在回放卸油作業的監控錄像,并將卸油員和復核員在操作過程中不正確的地方一一進行糾正,“卸油是加油站最重大的作業,對自己不能參加接卸的,都要檢查錄像,這樣才放心。”
楊秀軍是溫州石油橋頭加油站的站長,他中等身材,皮膚黝黑,是一位年輕的80后。作為一名在崗多年的老站長和入黨多年的老黨員,楊秀軍沉穩老練,非常注重自身形象,處處以身作則,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是黨員就要帶頭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同事們喜歡喊年輕的楊秀軍為“老楊”。
橋頭站沒有配備專職的卸油員,而且還人員缺編,雖然領班都有卸油操作證,但是夜班員工少,每當這時有油罐車到站,為了不影響加油站的正常運行,老楊總是自己親自操作,嚴格把關,不管時間有多晚。
自今年5月下旬開始,橋頭加油站開始銷售98#高標號汽油。加油站地處經濟發達區域,因此自98#汽油推出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日銷量就達5噸,成為溫州公司銷量最高的加油站之一,差不多每三天就要卸兩車油,但是所需油品均要從寧波石油的三官堂油庫調撥運送。由于路途遙遠,加之又是四倉油罐車,一倉倉油在各座加油站卸下來,輪到橋頭加油站時常常是夜里八、九點鐘,有時候甚至是半夜時分,有一次卸完油已是凌晨兩點鐘。
每逢這種情況老楊總是不放心去睡覺,就一直等著油罐車到站,“這一覺睡著了就怕起不來,或是起來后迷迷糊糊的會誤事。”因為他明白接卸油作業容不得半點差錯。在等待油罐車的時間里,老楊也不會閑著,他幫著加油、開票,忙里忙外。
老楊的家在五十公里外的小鎮上,雖然有自己的私家車,但他平時下班后都留在站里,只有在雙休日的時候才會回去一趟。由于橋頭加油站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員工流動性大,站里經常會出現人員缺編。為了不影響加油站的正常運行,老楊下班吃過晚飯就會來幫忙。“夜班人手少,平時自己留在站里就會多一個人,忙的時候也可以幫員工分擔一下,自己也能更安心些。”老楊的想法就是這樣樸實。而對于公司下發的缺編人員工資,老楊會按照員工付出勞動的多少進行分配,自己從不拿一分,“作為一名黨員,就不能在個人得失上斤斤計較。”
其實有時候雙休日回到家中也不一定安心。記得一個星期日的晚上,老楊正與家人一起吃著飯,突然接到站里電話,說是晚上八點左右將有一車98#汽油要到站接卸。“那個時段正是加油高峰期,晚班一共就只有三名員工,油罐車來了,需要一名員工卸油、一名員工復核,只剩下一名員工根本忙不過來。”心里想著這些,老楊就匆匆吃完飯準備往站里趕。“只要加油站能正常運行,犧牲自己的一點點休息時間又算得了什么呢。”幸好妻子也是加油站的員工,特別能正解他,這讓他十分欣慰。
在老楊的影響和帶動下,站里的幾名廳內員工也會主動延長上班時間,總是等忙過了加油高峰時段才回家,往往是遲上一兩個小時,可是誰也沒有一句怨言。在橋頭加油站里,各崗位之間互幫互助成為工作常態,站里的氛圍也是溫馨和諧。
老楊常常這樣說:“作為一名黨員,組織上信任我,才將加油站交給我,我就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就要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帶領員工一起為這個‘家’奮斗,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胸前的黨徽和這身站長服!”
(溫州石油 葉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