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祿真行!愣是把這臺機器弄好了。
黃國祿是齊魯石化運維中心煉油儀表車間的技術員,負責勝利煉油廠廠區的SIS、PLC等控制系統的日常管理工作。他個頭不高,說話操著一口東北腔兒,鼻梁上架著副近視鏡,給人的感覺比較弱小。如果他不開口說話,還真看不出他竟是東北“漢子”。
黃國祿工作不足九年,經驗相當豐富,遇事愛琢磨、不放棄。在他手里“起死回生”的重要設備不少。
前些日子,勝利煉油廠連續重整車間一套PLC控制系統的觸摸屏壞了。觸摸屏可不是單純的電腦顯示器,它里面集成了系統的控制程序,它一壞,不光現場設備的一切狀況看不到,還無法操控。就像工藝人員的眼睛瞬間突然失明一樣,兩眼一抹黑,生產處于“盲操”狀態。
設備無法操控,那還了得!
運維中心煉油儀表職工黃國祿和同事火速前往處理。他們從庫房搬來一臺觸摸屏更換上。沒想到,可這臺機器與故障的那臺,軟件版本不同,根本用不了。
眼前的一切,工藝人員很著急,黃國祿他們心里更急。
“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這臺機器返到廠家盡快維修。”于是,黃國祿和同事立馬將這臺機器“打包”,返到廠家,并與廠家做好溝通,生產告急,必須馬上處理、不能耽擱。
機器很快修好、到現場了。黃國祿把機器裝上、一連接,便傻眼了。修復后的機器,怎么也啟用不了。
“怎么回事?”黃國祿立時緊張起來,查看了一番。
修復好的機器,不知何原因,程序丟失了。程序沒了,機器照樣不能用。
“只能是從廠家找程序!”
幾近周折,從廠家找來了專用軟件,裝上一看,屏幕上顯示的全是一堆亂碼,還是不能用。
黃國祿鎖住眉頭,仔細探尋。原來,這臺機器是進口產品,根本沒有漢字系統。要想讓工藝人員看得懂、能操作,還得裝上漢字。在這樣的機器里裝點東西,可不像在現在的電腦上那樣簡單,步驟相當繁瑣。
這樣的活兒,黃國祿哪里干過?過去都是廠家技術人員的事兒。安裝這套系統時,廠家也未曾給現場留下丁點軟件資料說明。想找當時的服務人員,可他們早已轉戰南北、聯系不到。這下,又把黃國祿給難住了。
“不能讓機器癱在這兒!”盯著屏幕上的那堆字碼,黃國祿的腦子轉悠起來。
“可以求助網上,還可以求助廠家客服中心……”
咨詢廠家客服的事兒,黃國祿也不是干了一次了。咨詢廠家客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完整的“答案”,只能是從那兒丁點信息中,慢慢摸索。盡管這樣,不管哪一次,那些瀕臨“死亡”的設備,最終會在他的堅持下,又煥發了活力,重新頂崗。
為了讓機器盡快投用,黃國祿和同事從白天折騰到半夜,參照所得到的“微弱”信息,一點兒一點兒試。最終突破重圍,讓事情有了進展。
折騰了四、五天,這臺機器工作正常、用上了,工藝人員的“眼睛”終于得以復明。此時,黃國祿和同事心中的焦慮總算得以平復。
(齊魯石化 周豐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