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003年進入中石化系統,至今已有13個年頭,她在加油站加過油,做過記賬員。2012年7月通過站長競聘成為懷化石油天星東路加油站站長。她叫楊桃,看似柔弱的她,四年來,不辭勞苦,勤奮求學,用心用情做好加油站管理,營造濃厚的“家文化”氛圍,使天星東路輕油零售量不斷提升。2015年,天星東路輕油零售實現10288噸,懷化石油再添一座萬噸站。
工作從班前會開始
進入天星東路站,你會發現現場員工面帶微笑、各負其責、緊張有序、忙而不亂。這種正能量滿滿的工作氛圍,和天星東路站的班前會工作密不可分。加油站的班前會是下達任務、通報銷售,一日之內上傳下達、相互交流的重要環節,也是激勵團隊的重要步驟。員工一天工作質量的好壞,就要看看班前會開的質量如何。正是充分認識到班前會的重要性,天星東路站在落實公司班組建設的基礎上,創新開展了“四三二”式交接班,實現了班組間業務的順暢銜接。
“四三一”式交接班包括四交接、三點評、二步服務操。四交接:油非完成及指標交接、衛生巡檢情況交接、現場服務問題交接、油品庫存與計劃交接。三點評:夜間值班情況點評、上日監控問題點評、重點知識提問與點評。二步服務操:早晚交接班,員工演練微笑問候、品號確認、油表歸零及加油送行等關鍵環節。
自實施“四三二”式交接班以來,天星東路站交接班程序進一步優化,提升了交接班效能,保證了現場員工服務的規范、熱情。站長楊桃通過對員工服務進行點評、鼓勵,更是指導員工及時查漏補缺,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很多客戶都對員工蹺起大拇指,對天星東路的服務贊不絕口。
班組競賽激活增量潛力
針對開口難問題,楊桃帶領員工用心用腦,琢磨出“非油順口溜”、“筷子微笑法”等小竅門,讓員工感受到“開口營銷”的好處。加油站共12名員工,分成3個班組。為激活班組潛力,天星東路站每周制定不同的主題,開展了“微笑跑動”、“開口營銷”、“多加一升油,提前邁入萬噸站”等挑戰賽,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服務和銷售比拼,服務最優、用時最短的員工獲勝,以此不斷提高現場服務的效率效益,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競賽氛圍。
“服務好,銷量提高;銷量高了,收入也增加了。”天星東路站的員工嘗到了服務的甜頭。再加上站內“多勞多得”的二次分配機制,有效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楊成班組建立了油非“客戶粉絲”群,根據班組分配的銷售任務,有效做好客戶的定期回訪與維護。
“場地小”的先天不足,員工用跑動服務補齊
天星東路加油站以汽油銷售為主,柴汽比達1:9,但由于加油場地面積較小,只有3車道,4臺加油機,且4臺加油機無法同時利用,嚴重影響了加油效率。為此,楊桃帶領員工琢磨如何優化現場布局,通過科學引導提高加油效率。結合員工特點合理排班,高峰期時安排專人引導柴油大型車輛,引導汽油客戶按照“一機四車位”停車,通過汽柴分區引導,培養客戶加油排隊習慣。員工主動跑動服務,減少了客戶等待時間,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員工們養成了時刻關注現場情況的好習慣,自助客戶操作不熟悉時,主動上前引導提示;對未蓋油箱蓋的自助客戶,及時進行提醒;有客戶將加油卡或物品遺忘在站內的,員工發現后會立即查找聯系方式,打電話告知客戶,正是因為每名員工的細心觀察和貼心服務,在客戶群里贏得了美譽。有一次因為員工拾金不昧,失主還給站上帶來了一個新客戶,月用油量8噸。
“加油站是我家”,增強團隊凝聚力
站上12名員工,有8名是女員工,情緒易波動。為此,楊桃每天交接班時都仔細觀察員工情緒變化,發現問題及時溝通,疏導心情。當員工出現錯誤時,私下與其溝通、談心,剖析其錯誤產生的原因,幫助他們加以改正。工作中盡量表揚激勵員工,使隊伍整體精神狀態始終昂揚向上,大家勁兒往一處使,心往一起想。
每天下午4點至晚上7點是天星東路站最忙的時候,楊桃會主動留下來協調現場,哪個崗位缺人就補充到哪。忙過高峰期后看到員工拖著疲憊的腳步,就給她們講講笑話,聊聊天,緩解一下忙碌的氣氛,然后鉆進廚房給她們下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使得她們身暖心也暖。在站長以身作則的帶動下,員工們都養成了“下班之后等一等”的習慣,幫其他同事搭把手處理一些緊急事務,確認一切都妥妥的,才離站回家。
天星東路站的員工都表示,加油站更像一個家,不管工作生活,總能感受到溫暖。有問題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解決問題,有困難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難關,閑暇時則相約一起去爬山郊游,站內洋溢著“認真工作、快樂生活”的氛圍。
2016年,天星東路站繼續秉承服務之上理念,迎難而上,自我加壓,截止3月16日,該站銷量在2015的基礎上依舊呈穩步增長態勢,滿懷激情的80后女站長楊桃將帶領她的加油站團隊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
(湖南石油 彭晶 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