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清理電脫鹽2號罐,現場有些臟。” 9月7日上午,來到河南油田南陽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常減壓裝置電脫鹽罐旁,現場監護的宋全虎和李杰師傅向我解釋說。一旁,剛從罐里出來的張濤、袁永杰、陳建軍正坐在道牙子上休息。他們腳上的長筒膠鞋早已經被黑色的油泥覆蓋,背帶連體雨褲內外也到處粘著油泥。陳建軍往口里猛灌了一瓶礦泉水下去,袁永杰在不停地用抹布擦手。問起累不累,52歲的張濤師傅笑著說:“想當年這些活我們沒少干,關鍵是年輕人,大都沒有清罐的經歷?!?/p>
常減壓裝置是煉化生產的龍頭,電脫鹽系統是常減壓裝置的龍頭,只有電脫鹽系統的平穩運行才能保證常減壓裝置的安全、平穩、長周期、優化運轉,也從而保證各個單位原料的優質供給。公司兩個電脫鹽罐容積合計128立方米左右,由于長期進油,泥沙和其它雜質日積月累無法脫出,堆積在罐中的油泥達十多噸。
為提高電脫鹽罐的脫鹽脫水效率并且保證生產安全,近年來,能源公司利用裝置大修期間,雇傭施工人員進行清罐作業。今年,面對寒冬期,公司生產經營困難,公司積極引導全體員工樹立“自己的工作自己干,節約費用贏效益”的檢修精神,認真開展裝置檢修工作。新聯合車間常減壓裝置四個班組主動接下了兩個電脫鹽罐清罐任務。
負責清理電脫鹽2號罐的是裝置三班、四班員工。
換上宋師傅的長筒膠鞋,和他一起來到電脫鹽2號罐人孔正前方1米處,電脫鹽罐四周用塑料包裹,人孔下面塑料紙上已經推積了許多清出的油泥。宋師傅朝人孔處喊了幾聲。裝置主任李霄探出頭來,打了聲招呼,又繼續清罐作業了。罐里面還有劉光滿和趙寶忠。
由于電脫鹽罐內結構復雜,罐頂懸掛電極,罐內分布器多,油泥非常滑,淹沒膝蓋,中間橫梁擋得人站不穩。他們只好弓腰作業,并采取罐內三人接力,先挖出通道,再用鐵鍬、簸箕、自制的耙子等工具,將油泥慢慢推入人孔口處,慢慢弄出去。罐中油泥帶著刺鼻氣味,他們提前懸掛了軸流風機,加速罐內空氣的流動速度,沖淡氣味。有時罐內人員需要補充水,罐外人員就遞進去。
其實,在此前,李霄已經帶領裝置一班、二班員工王玉東、王柄森、方銳鑫、王景軍、馬建剛、覃文科清理完成了電脫鹽1號罐。每位同志進去前干干凈凈,出來后就像掉進了泥漿里一樣。大家三人一組,一小時一替換,直到將當天的計劃任務完成。
后來,聽出罐的李霄介紹說,24歲的王柄森是參加清罐人員中最年輕的。面對大家的稱贊,他卻說:“臟點累點都不怕,這清罐的歷練是千金難換的成長經驗?!?班長王玉東稱贊他:“好小伙,不愧是“煉油人”,看來裝置后繼有人咯?!?/p>
8月24日裝置全面進行檢修以來,常減壓裝置干部員工還先后完成了減壓塔清焦、常頂回流罐清理、減頂回流罐清理、堿罐清理、隔油池污油回收等任務,節約外包清罐費用近10萬元。(蔣永明 李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