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3月26日訊,2015年3月24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信息顯示,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已于2015年3月16日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核準批復(發改能源〔2015〕508號)。
該項目是國家規劃的重大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由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項目位于榆林市榆神工業區清水煤化學工業園區北區,總投資1216億元,主要建設1300萬噸煤礦、7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和23套化工裝置,以煤炭為原料,通過煤氣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烴、烯烴衍生物等工藝過程,年生產218.65萬噸化工產品。
該項目具有高端化、精細化、大型化、技術先進等顯著特征。項目在產品上,以精細化學品為主,構建了環氧乙烷、環氧丙烷、丙烯酸、丁辛醇四條產品鏈,生產醇、酸、酯、胺、醚等十余種上百個牌號的化工產品,其中60%以上的產品為國內主要依賴進口的精細化學品,較現有煤制烯烴項目拓寬了加工路徑,延長了產品鏈,打破了同類項目同質化競爭的格局。
項目集成了當今世界先進技術,23套工藝裝置采用的工藝技術均屬當前世界先進技術之列,采用這些技術的產品質量高,市場占有率在全球名列前茅,環氧丙烷(HPPO)、乙醇胺/乙撐胺、聚醚多元醇、混合二醇醚等是國內首次引進的規模化裝置,較大地提升了我國烯烴下游精細化工產業技術水平。
亞化咨詢研究表明,目前中國分別處于運行、試車、建設和前期工作階段的煤(甲醇)制烯烴項目共有45個,將于2019年形成2821萬噸/年煤(甲醇)制烯烴產能。截至2015年3月,已有投產神華包頭、神華寧煤、大唐多倫、寧波富德、中原石化、惠生南京、延長中煤、中煤榆林、神華寧煤MTP二期、蒲城清潔能源、聯想山東神達化工11套煤(甲醇)制烯烴裝置共555萬噸/年產能。
亞化咨詢數據顯示,目前另有陽煤恒通、鹽湖工業集團、中煤蒙大、久泰能源、神華榆林(甲醇制烯烴)、寧夏寶豐、浙江興興7套煤(甲醇)制烯烴裝置處于試車或建設階段,預計將于2015年內投產。截至2015年底,中國將總計投產18套煤(甲醇)制烯烴裝置,烯烴(乙烯+丙烯)總產能達927萬噸/年,其中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總產能為734萬噸/年,占79.2%。
亞化咨詢認為,此次獲得國家核準批復的神華榆林煤經甲醇制烯烴及衍生物項目,與其他煤(甲醇)制烯烴項目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以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為目標產品,將有效回避未來中國聚烯烴塑料通用牌號的產能過剩問題。
神華集團和陶氏化學曾經聯合推進位于陜西榆林的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的前期工作,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于2014年5月獲得國家環保部的批復。此前公開信息表明,陶氏化學已經退出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