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福泉經濟開發區馬場坪工業園區,國電福泉電廠兩座200多米高的冷卻塔屹立在藍天白云下。高塔下方,貴州龍源環保科技公司為電廠火電機組配套的脫硫制酸系統,分秒不停地把發電排出的煙氣制成濃硫酸,隨即通過管道,輸送到5公里外的甕福磷肥廠,用作生產磷酸的原料。
“經過對發電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回收處理,電廠排出的都是水蒸氣。”指著電廠正在冒“白霧”的冷卻塔,龍源公司副總經理岑祖望說,為電廠配套的煙氣脫硫制酸項目,采用了當今最先進的有機胺脫硫技術,是世界上唯一在600兆瓦火電機組上的工業化實踐,打通了煤、電產業與磷產業之間的循環通道,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6.3萬噸、生產硫酸60萬噸。
一條完整的循環產業鏈條在這里精彩形成。有機胺脫硫技術的應用,替代傳統的石灰脫硫工藝,成功演繹了福泉市在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過程中,創建品牌、守住品牌、善打品牌的發展之路。
作為“亞洲磷都”和我國五大磷礦生產基地之一,福泉市自2010年在全省首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加快布局馬場坪煤電磷一體化、龍昌飼料級磷酸鹽一體化、牛場煤電鋁一體化三大產業園區,聚集了甕福集團、天福公司、川恒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業,衍生威頓硫酸、龍源煙氣脫硫制酸等近百個循環經濟實體。
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后,福泉市又相繼摘取“國家外貿出口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黔南國家磷化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為全省重點培育的5個千億級工業園區之一。
在馬場坪工業園區,浙江客商投資4億元建設的蘭鑫石墨機電設備制造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石墨加熱器、冷凝器等產品,打破國外對石墨高端設備技術的壟斷,填補了國內技術和西南地區生產的空白。隨著大企業、大項目不斷聚集,該市乘勢而為,組建并投入運營了牛場、馬場坪兩個礦產品交易中心,分別為磷礦和煤礦交易提供堆存、融資、信息發布等服務。啟動建設全省首家化工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湘福貴財磷化工產品交易中心。
“創牌容易守牌難,我們更要借力品牌效應,打好產業牌。”福泉市委書記張仕雄表示,該市將倍加珍惜“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榮譽,努力在煤電磷一體化產業耦合共生領域成為全國性示范,為全省堅守加快發展和保護生態兩條底線作出表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