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滿負荷可產多晶硅1.5萬噸/年的超大型單體硅料項目,馬洪硅料廠曾為賽維LDK立下汗馬功勞,但其累計約120億元的巨額投入也曾是導致賽維LDK資金鏈斷裂的關鍵所在。
停產逾兩年后,對馬洪硅料廠進行冷氫化改造(降低生產成本)并令其復產,成為賽維LDK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實現正向現金流的布局之一,更為關鍵的是,這一布局飽含著賽維LDK堅定看好太陽能級多晶硅市場的深意。一位業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兩年多來一直處于停產狀態的馬洪硅料廠,產生了不菲的折舊費用,這嚴重拖累了賽維LDK的業績。而隨之復產,部分折舊費用便可被多晶硅產量攤銷。此外,“通過冷氫化改造,馬洪硅料廠生產多晶硅的現金成本,可由采取熱氫化工藝時的140元/公斤左右降低至126元/公斤左右。相較目前硅料約160元/公斤的市場銷售價格,其具備實現正向現金流的條件。”
如今,繼電池、組件后,硅料的復產,意味著賽維LDK產業鏈已全面復產。不過,在采訪過程中,佟興雪曾多次向記者重申,“硅料復產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短期我們希望以此配合下半年光伏市場的進一步回升;長期,這一決策基于我們對太陽能級多晶硅市場的看好。但賽維LDK以后會選擇有側重的發展,比如在高效硅片方面”。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