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健在給氣井“問診”。 |
“陳隊,伏2—47氣井又停井了,你看看咋辦啊?”王世剛有些急躁,王世剛是吉林油田松原采氣廠的采氣工。
原來,伏龍泉采氣隊有好幾口氣井生產(chǎn)一兩天就要關井“休息”一段時間,否則便不出氣。看著原本日產(chǎn)量過萬立方米的氣井總“罷工”,采氣工們心里干著急。
年僅28歲的副隊長陳健,作為采氣隊80后,遇到難題總是能夠沉得下心,想出辦法解決。
此刻,陳健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井口油壓閥認真琢磨著。不一會兒,一絲微笑從他的臉上輕輕掠過。“你看,油壓、氣壓都有顯示,這就證明地下肯定是有氣的。估計是井筒凍了。”
“井筒的問題一刻也不能耽誤,馬上注甲醇!”陳健胸有成竹。
“甲醇注完了,可是還不見氣出來啊。”王世剛有些灰心。
“看來井筒凍堵很嚴重,繼續(xù)加甲醇。加完后,立刻關井,讓甲醇與水溶物充分反應。”陳健一邊說,一邊和大家一起忙碌起來。
將200公斤的甲醇注進去至少要兩個小時,完成第二次甲醇注射已是晚上9時。
注射、關井、開井、再注射……就這樣,陳健跟著一線員工在前線連續(xù)作業(yè)了4天。
“有氣了,有氣了!”看著轉動的氣表,王世剛興奮地大喊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健下的這劑“猛藥”一舉治好了站里的3口氣井。
看著氣井又能“出滿勤”,喜悅的笑容綻放在陳健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