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東金正大公司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測土配方。 (張勇 供圖)
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糧食安全”作為2014年六大任務之首,緊接著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糧食安全同樣成為核心議題。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把糧食安全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上。那么,保障糧食安全到底涉及哪些領域?化肥農藥生產企業又應該發揮什么作用?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研采訪。
舌尖安全——農化產品不容小覷
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億多噸,連續10年增產。產量喜人的同時,中國也面臨著豐年缺糧,糧食進口比例逐步提高的尷尬。數據顯示,傳統谷物、小麥、大米以及玉米進口量大幅上升,其中,小麥、大米等口糧進口基本常態化。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保證糧食安全定為2014年的主要任務,并提出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指標。
隨后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則進一步強調,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要把農產品質量抓好,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會議同時還指出,必須堅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保持現有耕地面積基本穩定”。
對此,部分業界專家指出,糧食首先是生產出來的,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其次食品安全也需管好,要形成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這些均與涉農的化肥、農藥密切相關。
億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鄢和平告訴記者,糧食安全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是“量”上。從國家戰略層面上看,沒有一定量的糧食供應,人們在饑荒中就會出現動蕩;只有保證了糧食安全,國家的基礎就穩定了。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10億噸左右的莊稼毀于病蟲害,由于病、蟲、草、鼠害等造成的作物減產幅度達20%~30%,如果一旦停止施用農藥或用藥不當,一年后將減少收成25%~40%(與正常用藥相比),兩年后將減少40%~60%以至絕產。可以說,農藥的對糧食安全貢獻不可小覷。
化肥的作用同樣非常巨大。目前我國化肥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0%。有關專家研究表明,每千克純養分平均增加糧食產量7.7千克,1千克氮增產9.4千克糧食,1千克尿素增產4千克糧食、1.5千克油料。
但糧食安全涉及到的還有“質”。
“回過頭來說,糧食是從哪里來呢?是從地里長出來的,所以一定要保證國家18億畝耕地紅線不變,這是不可動搖和不可逾越的。但是現在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出現很多問題,如撂荒現象、不當使用氮素以及農藥,造成大量土地鹽堿化、土地有機質降低以及肥力下降。面源污染的存在、良性健康發展的不可持續,就會對未來糧食安全形成威脅。”鄢和平強調。
鄢和平分析認為,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看,受市場、糧食價格的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農村集約化程度不夠,一家一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形成了塊狀式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這都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也導致了過度和不當使用化肥、農藥等行為的出現。
“所以要實現糧食安全,解決以上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是完全正確的。當然,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生產資料制造企業的責任重大,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鄢和平說。
而對于影響糧食安全的農藥的監管,有專家表示,國家目前有很多的措施,正從不同的角度推進加以推進。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鐘華告訴記者,目前工信部正在推進乳油中有害溶劑的限量標準,將于2014年3月1日開始實施,實施后可能會對乳油中一些有害溶劑有所限制,包括一些不該用的和不太好的溶劑,使得釋放到環境中的有害物質越來越少。農業部也在討論加強對農藥的助劑管理,一些對環境不友好的助劑將來有可能被限用或禁用,這樣可以多方位、全方位地提高農藥產品的品質,來保證糧食安全,保證“舌尖上的安全”。
李鐘華還表示,現在環保部推進的草甘膦環保核查,對草甘膦的生產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有利于維持糧食安全,目前這一工作正在推進中。如果草甘膦環保核查做得好的話,也可能向其他大的農藥品種去推,從而規范農藥企業的行為,使得那些沒有環保治理能力的企業盡快退出市場,將有力地保證糧食安全。據悉,通過環保核查的草甘膦企業的名單可能在2014年第二季度公布。
作為國內代森錳鋅龍頭生產企業,江蘇利民化工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環保治理。由于率先實現代森錳鋅生產廢水回收利用,企業成為國家農藥行業代森錳鋅廢水排放標準起草參與單位。 圖為公司安全卸貨平臺。 (馬原 供圖)
綠色創新——龍頭企業積極引領
中央經濟工作與農村工作會議陸續召開,對2014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糧食安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采訪中,記者感覺到,受訪的涉農農藥、化肥企業都對糧食安全的本質吃得很透,為確保“舌尖上的安全”,他們表示要發揮帶頭作用,在新的一年里加快進行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一些企業表示,在保障糧食供給總量及健康安全方面,企業必須轉變思維方式,加快創新步伐,推進綠色產品的研發。
作為全國生物農藥領軍企業之一,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文駿表示,最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了糧食安全,作為農藥生產企業,公司要加強技術創新,不斷研發更多高效、綠色環保型新產品,在嚴格做到產品質量規范化管理的同時,加大市場推廣力度,促進農業增產,幫助農戶增收。
據了解,該公司開發生產的甲氨基阿維菌素顆粒劑、阿維菌素水乳劑、麥草畏水劑、草甘膦顆粒劑、寶豐靈等環保產品已成為全國各地種糧大戶和農戶種養殖過程中的首選。2014年,公司還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研發更多適銷對路的綠色環保產品,為農戶增收提供服務。
為促進糧食安全,貴州開磷集團創新銷售模式,將農資“直通車”直接駛入“糧倉”北大荒。
開磷集團總經理王開義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2014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為化肥行業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農村土地流轉,農業將進一步向集約化、產業化經營轉變,這無疑為化肥行業帶來新的機遇。開磷集團將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充分發揮企業資源、產品優勢,加強與素有“中華大糧倉”美稱的黑龍江墾區北大荒集團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將公司最好、品質最優的磷酸二銨供應給北大荒集團,開通綠色農資供應的“直通車”。“因為‘糧安天下’是這兩家企業共同的歷史使命。”王開義強調。
據了解,北大荒是中國耕地規模最大、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而開磷生產的優質磷酸二銨正好符合北大荒集團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和糧食增產高效的需要,因此一進入北大荒墾區,就成為農墾用肥的首選。目前,北大荒集團與貴州開磷集團已結成戰略合作關系。開磷集團董事長屈慶麟表示,開磷與北大荒開通綠色農資供應直通車,不僅能夠保證北大荒糧食產品的安全,同時減少流通環節,實現種地農民農資成本的大幅下降,還開啟了化肥企業與糧食生產企業合作的新篇章,進而加快我國土地流轉進程,推進現代農業的加速發展。
實施“服務領先”策略是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促進糧食安全的特色,公司副總裁陳宏坤表示,通過與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開展合作,金正大正在全國廣泛開展新型肥料的試驗示范與應用研究等公益性服務工作,并通過開展免費測土、配方施肥、試驗示范、培訓講座、現場指導等農化服務,促進緩控釋肥、硝基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推廣應用。
此外,金正大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指導與協調下,同時緊密依托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的技術力量,以金正大農化服務中心為主導,結合測土配方施肥,為農民朋友提供免費的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服務,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2014年,金正大將繼續將加大與國內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在成功開發、推廣緩控釋肥、硝基肥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水溶肥、葉面肥、生物肥、套餐肥、植物營養劑、土壤調理劑等新型肥料,并將它們做到全國最大,實現傳統產品轉型升級和高端新型肥料的普及應用。同時,公司將大力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技術,通過制定各種作物養分管理方案,大力推廣套餐肥施用、種肥同播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等精準施肥新技術及作物精準施肥解決方案,努力成為我國農作物精準施肥開拓者、引領者。
“企業種地”——推進農企合作新模式
如果涉農企業把住糧食生產環境安全關,還只是處于最基本的層面,那么,參與農產品生產銷售全過程,實現“企業種地”,將是進入到了更高的層面上。
“我們說糧食安全,糧食的問題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糧食如果被人控制住了,國家肯定撐不了多久。”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楊建輝說,“其實國內大豆產品就是一個先例。”
據楊建輝介紹,目前國外幾家大的跨國農藥企業的策略都是先向本國的農民推廣大豆種子,并承諾“你買我的大豆種子,我收購你的大豆,不僅兩頭我都管了,中間的化肥、農藥我也替你服務”。“作為大豆的發源地,但目前中國大豆的國產率很低,80%~90%依賴進口,整個國內大豆及榨油行業都快被以孟山都為代表的跨國公司控制住了。”楊建輝無奈地說。
楊建輝談到,雖然國內農藥的生產水平較高,但創制的水平不高,只是跟著人家的屁股后面走。現在農藥行業的前二十強甚至是前十強中已經有了跨國公司的身影,說明他們的市場份額在擴大,這對中國農藥企業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如果中國的農藥市場像巴西一樣被國外跨國公司占據了,未來中國的糧食安全也將受到威脅。
“當然,根據中國農業及農藥行業現狀,農藥企業可以從源頭上與科研院所聯合起來,從做種子開始,一直到農技服務,把控糧食生產全產業鏈的關鍵部分。這個農藥企業做起來會是手到擒來的。現在南方的一些企業已經在這樣做了,這也是我們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楊建輝透露說。
隨著青壯年農民進城打工,土地摞荒日益嚴重,如果農民不種田,田由誰來種呢?答案是: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歸結起來就一句話:農地集中起來耕種。毫無疑問,工商業資本一旦大規模進入農村,農地集中的速度將會呈幾何級數提高。
“這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企業種地順應了我國土地流轉的需要,企業將成為未來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力。對此,農資生產經營企業應該轉變觀念。”鄢和平告訴記者。
在鄢和平看來,“一家一戶”的責任田生產方式已經不適應目前的生產狀態,而走出困境的最佳方式就是整合農村土地,讓土地“有償轉讓”,實現“企業種地”。只有讓企業來種地,種地才有高效益,農業標準化、規模化方能成為現實。
“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經營的應該是思想和觀念,比拼的也應該是這兩點,但他們若在觀念、思維、戰略上不發生改變的話,就不能適應現在農業結構改變的需要,自己就會被淘汰。誰能盡早轉變觀念參與到‘企業種地’之中,應該是不錯的選擇。”鄢和平說。
多年來,通過對農藥拳頭品種進行研發攻關,新安集團形成了以草甘膦原藥及劑型產品為主導,殺蟲劑、殺菌劑等多品種同步發展的產品群。
圖為公司劑型中心現代倉庫。 (朱律田 供圖)